中国建筑史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8.5 装修(小木作) 屋面曲线 1 檐口曲线 2 屋面曲线  举架(举折) 汉唐—明清:坡度越来越陡, 3 屋脊曲线 汉 唐 宋元 明清 ?屋角 1北方老角梁:起翘较平,外观浑厚; 2南方:起翘较陡,活泼轻快。 水炝发炝:檐口起翘平直,角部基本不起翘,仅炝脊近屋角处向上反翘。 嫩炝发炝:屋檐在屋角处显著生起,檐口至屋角处有很大起翘。 ?屋面材料: 民间--茅草、泥土、石版、陶小瓦; 官式--或用陶筒、板瓦或用琉璃瓦; 檐角起翘和出翘 大梁 其名称依梁上所承之檩数定。如承九檩,称九架梁;承七檩,称七架梁,如此类推。 长度为其上总步架长的和再加上二个檩径。断面高、宽比按清工部《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10:8。 抱头梁 用于无斗拱建筑廊间,承接檐檩之梁。梁长为廊步加二檩径,梁高与梁宽分别为檐柱径的1.5倍和1.2倍。 大式有斗栱的称挑尖梁,长度为廊步加正心檩至挑檐檩间距离,再加挑檐檩至梁尖的六斗口和梁尾插入金柱的榫长。 角梁檐角起翘:南北方的作法不同;⒈北方以官式建筑为主,檐角起翘不大,平稳庄重;⒉南方建筑檐角起翘大,轻盈灵巧,形如飞翅。 清式彩画 ? 与宋式明显不同处是,游廊仍用绿柱,建筑中除金龙柱外,皆红柱;檐下彩画以青绿为主,挑檐桁及大、小额枋都分作五段,两端曰“箍头”,靠中间称“藻 (找)头”,两部分合占全枋的2/3,中部为“枋心”,占1/3,枋心边线称“楞线”;色彩主调,兰绿相间,如明间上兰下绿,次间则上绿下兰,梢间再反过来。 清代彩画 清代彩画的造型与分类主要表现在 梁,枋上。 常用的有和玺,旋子,苏式三大类。 和玺彩画是最高级的,仅用于宫殿,坛庙的主殿,堂,门。在箍头处用有坐龙的盒子,藻头用齿形衍眼及降龙,枋心用行龙。主要线条及龙,宝珠等用沥粉贴金。主要以蓝,绿底色相间形成对比并衬托金色图案。 旋子彩画:在等级上仅次于和玺彩画,它应用的范围很广,如一般官衙、庙宇主殿和宫殿、坛庙的次要殿堂处。主要特点:在藻头内使用了带卷涡纹的花瓣,即所谓的旋子。 苏式彩画:一般用于住宅、园林。箍头多用联珠、卍字、回纹等。枋心称为包袱,常绘历史人物故事,山水风景。基本不用金。 中国建筑史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八章:古代木构件的 特征与详部演变 第一节 概说 1. 中国古代木结构的几种类型 抬梁式: 在屋基上立柱,柱上支梁,梁上放短柱,其上再置梁,梁的两端并承檩;层叠而上,最上层梁中央放脊瓜柱以承脊檩。 多用于北方,优点大空间,缺点耗材 穿斗式: 由柱距较密柱径较细的落地柱与短柱直接承檩,柱间不施梁而用若干穿枋联系,并以挑枋承托出檐。 多用于南方,优点用材少,山面抗风性好,缺点室内空间狭小。 井干式: 将原木或半圆木二端开凹榫,组合成巨型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多用于产木丰富林区,缺点耗材,建筑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 2. 屋顶形式 8.1.1 台基 建筑下施台基,最早是为了御潮防水,后来则出于外观及等级制度的需要。 1)普通台基 早期台基全部由夯土筑成,后来才在其外表面包砌砖石。 2)须弥座 须弥座是由佛座演变来的,形体与装饰比较复杂,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8.1.2 踏道 为用以解决具有高度差的交通设施。形式大致分为阶梯形与斜坡形。 1)阶级形踏步 踏跺的高宽比例一般是1:2,特殊情况下可1:1. 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称为“如意踏步”。 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侧砌,可以防滑, 一般用于室外 8.1.3. 栏杆 8.2 大木作 1. 大木作与小木作 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拱等 大木大式与大木小式建筑 指宫殿、官署、庙宇、府邸中主要殿堂。开间五至十一间,进深多至十一檩,可用围廊、单重檐庑殿顶、歇山顶、琉璃瓦屋面、斗拱 用于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开间三至五间,进深不多于七檩,用单檐悬山、硬山顶,不用琉璃斗拱 殿式建筑:使用斗栱的大木大式建筑称为殿式建筑。一般用于宫殿、庙宇、官署,府邸中的主要殿堂。面阔5~11间,进深可多至十一桁。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的标准。 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民居,面阔3~5间,通进深不多于七檩,大梁以五架为限。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建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为标准。 8.2.1 柱 生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营造法式》中称“生起”。 侧脚:为了使建筑有较好的稳定性,宋代建筑规定外檐柱在前后檐均向内倾斜柱高的10/1000,在两山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