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 晚清铁路:淞沪铁路(19世纪70年代),唐胥铁路(80年代),京张铁路。辛亥革命前的铁路建设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建立后,宝成、兰新铁路,加强内地与西北西南的沟通 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加快发展:磁悬浮铁路,铁路提速,动车组等 建国初: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结婚照 1939年8月邓小平和卓琳的结婚照 在那个阶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工作的需要。?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 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答案 1 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 2 3 4 5 6 练出高分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 服饰有何感触? 清朝 西装 中山装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国人将其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中西合壁的穿着来:绸缎长袍、西服裤,头顶圆形礼帽,足上是一双乌黑油亮的牛皮鞋。当然,这样的装束大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的时尚,如一些国民党的要员、大商人、大银行家等等。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老师们 穿着阴丹士林布长袍的学生 大学生和大中学校的老师,则多是上身穿阴丹士林布的长袍、下身穿西式裤子、脚穿布鞋。到民国中后期,这么一种穿着打扮,俨然已经成了知识分子的标志性服装。 满族妇女衣着(特点:宽袍大袖)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旗袍的演变 改良旗袍(民国初年) 特点:短袍窄袖,曲线美 民国上袄下裙 近代服饰: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1)第一个阶段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帝制印痕 畸形审美 清时官员的服饰有严格的规定,依品质,数量,颜色的不同来区分官位的大小,是不许 滥用的。服饰大致有下列五种: 一,顶戴,二,蟒袍,三,补服,四,腰带,五,坐褥。 国门洞开 西服东渐 共和新貌 服饰鼎革 (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 男装:列宁装、中山装、中式便装 女装:列宁装、连衣裙、中式便装 近代服饰: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50年代的时尚:列宁装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列宁装 绿军装 60年代的流行:绿军装 不爱红妆爱武装 干部装 列宁装 绿军装 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等苏式服装会受到青睐呢? 20世纪60、70年代的服饰在颜色和样式上呈现怎样 的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