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三) (教师版)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考点阐释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能力层级为D级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二、了解诗歌分类标准,划定诗歌类型
1.分类标准:
①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②按格律,可分为古风(古体诗)、格律诗(近代诗);
③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
④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持、咏史诗、闺怨诗、赠别诗等;
⑤词按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等。
2.划定类型:题材、形象、情感、风格、手法。
题材: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赠别诗、边塞诗、闺怨诗。
形象:洒脱豪放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
情感:忧国伤时、人生感怀、思乡怀人、羁旅行役、长亭送别、怀古伤今、寄情山水、田园逸趣。
风格:平淡、工丽、直率、含蓄、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洗练、清新、沉郁。
三、掌握诗歌题材
(一)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内容范围: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多。
★分析重点: 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①借景抒情;②营造氛围;③塑造背景或环境;④衬托人物品质或性格或情操;⑤以景衬境、以景衬情;⑥奠定情感基调。)
★基本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 典型题例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①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 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①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6分)
同意。(1分)诗人在长期被仕途所累之后有了亲近自然、隐居田园的机会,于是在首联用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2分)但全诗表面上写愚溪生活的闲适,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1分)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
(二)咏物言志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
★整体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描摹。手法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分析角度:物与人的相同点(物我合一的结合),赏析时要重点把握:
①写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联系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社会环境)。
【 典型题例2】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答案参考:(1)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三) 咏史怀古诗:怀古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思想大都比较沉重,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诗人们对历史的处理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使诗作文短意长、含蓄蕴藉,令人回味再三。写法上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等等。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怀古??刘禹锡
潮满冶城渚, 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 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 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注:①冶城:在今南京朝天门一带,传为吴王夫差冶铸之地。②征虏亭:东晋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郊。
1.本首诗咏叹的主旨是什么?(4分)
感叹朝代兴亡之变化,盛衰无常,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诗人以《玉树后庭花》尚在流行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江苏省考政策100问教程解析.doc
- 2014江苏省信息技术考试选择题汇总(选修)教程解析.doc
- 2014教综讲座的有关内容教程解析.doc
- 2014届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训练试卷教程解析.doc
- 2014届高考数学“得分题”训练04版Word版含教程解析.doc
- 2014届高考数学“得分题”训练10版Word版含教程解析.doc
- 2014届高三高考密卷政治教程解析.doc
- 2014届高三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教程解析.doc
- 2014届高三文综模拟训练12教程解析.doc
- 2014届海淀区高三年级理解性默写练习教程解析.doc
- 基于RSSI的室内定位算法:设计、优化与实践.docx
- 探索DNA拓扑异构酶Ⅰ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docx
- 筑牢监督防线:化解村干部权力监督难题的路径探索.docx
- 解析mTOR与FSP1:胸腺上皮细胞发育分子调控的关键密码.docx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下镇江市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战略深度剖析与创新路径研究.docx
-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处理算法:原理、挑战与创新研究.docx
- 基于多因素协同的区域干线绿波协调控制建模与设计研究.docx
- 离婚时夫妻股权分割的法律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docx
- 协庄煤矿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模式评价与路径探索.docx
- 探寻EGFR-TKI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密码:多因素与案例深度剖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