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危险化学品事故分析及抢险救援对策
摘要:
化学事故发生后,应由消防部队专勤人员或调集防化部队、环保、卫生防疫、化工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毒气检测设备对事故现场及周围尽快采样检测。在已知外泄毒物种类的情况下,应迅速查明有毒物污染的范围及在空气和水源中的浓度,根据实测结果标志出重点防护目标和事故区域的边界。在末知毒物种类时,应取样迅速送监测机构分析、确定。检测可采取固定点和巡回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居民密集区和交通要道应作为检测的重点。检测工作应贯穿抢险救援始终。要及时将检测结果报告现场总指挥部。从而,为总指挥部有效地组织开展各种救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由抢险总指挥部迅速调集公安、武警、民兵或驻军划出警戒区,并对警戒区边界安排岗哨或用插旗、洒石灰线、拉绳索等方法设置警戒线,切实对污染区严加控制、管理。以防污染区外的群众、车辆误入污染区而引起伤害。公安交警应对污染区及其附近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路口设卡,控制无关车辆和人员进出,保抢险救援车辆通行。要维护好污染区及其附近地区社会秩序,及时将事故的有关情况及处置措施通告群众,搞好宣传教育,稳定群众情绪,严防由于群众惊慌和坏人造谣生事引起社会混乱。尤其对污染区内重要目标和部位更应加强警卫,严防犯罪分子破坏。?内容提要:
通过系统的论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成因以及处置措施,从各种环节上探讨化学危险品处置的具体措施。? ?前言 ?????? 近三十年来,世界化学工业迅速发展。化学工业在全球的迅速发展和化学工业品进入人类生活,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世界上核电站已600多座,化学工厂更是不记其数,化工产品可达600万种,其中70%具有不同的毒害作用。如作为无机基础产品的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许多有机化合物易燃易爆,如汽油、甲烷、乙醇、乙醚、苯等;有很多化学物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化学试剂、有机磷、砷农药、硫酸、烷基酷类、甲醇、酚类等;还有一氧化碳、氯气、光气、硫化氢、氰化氢等有毒气体。近四十年发生的化学事故中,一次经济损失超过3亿美元的特大事故就有近万起。如1984年12月2日子夜,位于印度博帕尔市郊的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一个储存45吨剧毒液体--异氰酸甲酯的贮罐压力骤然升高,使阀门失灵,异氰酸甲酯外泄气化,致3150人死亡,5万多人失明,2万多人受到严重毒害,15万人接受治疗,受此事件影响的多达50余万人,约占博帕尔市总人口的一半,全市基本瘫痪,引起了剧烈的社会动荡,善后处理长达5年之久。又如1992年3月25日,塞内加尔一家化肥厂氨水罐发生爆炸,当场死亡60多人,伤250人。海湾战争引起的综合证、北约对南联盟科索沃化学工业区轰炸次生的化学灾害事故等,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都另人触目惊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的频率也不断增大。1985年全国即发生各种大小化工污染事故2700余起,后几年竟以每年500起左右的数字递增。1991年9月3日,我国江西上饶发生一起甲胺泄漏事故,造成900余人中毒,其中41人死亡。尤其是1993年8月5日,深圳罗湖区清水河安贸危险品仓库发生猛烈爆炸、燃烧,几公里外的房屋玻璃被震碎,致15人死亡,5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37人),直接经济损失2.4亿多元。广东消防部队百余辆消防战车,600余名消防官兵在4000余名军警的配合下,经十多个小时的艰苦战斗,才将大火扑灭。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包站事故,死49人。西安液化石油气公司的爆炸事故,死12人,伤32人。 1996年3月20日上午发生的举世震惊的日本东京地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1人死亡,75人昏迷不醒,5100余人分送234家医院抢救。共340个消防队,1363名消防队员到场。这次事件导致135名消防队员受伤,其中有34名是在地面,没有进入到地铁,主要是吸入了附着在衣服上的气体而中毒的。从这次事件付出的惨重代价,其中的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接到的报警是爆炸火灾和请求急救,所以没有去进行判断,采取的行动也是非常迟缓。消防队员对灾害现场的有毒一无所知,所以一开始对这种有毒气体的行动是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进行了。二是当时的日本消防厅没有测出这种毒气是何种气体,只是测出可能含有乙腈,而这种气体只是一种低毒气体。三是规模非常大,同时16个地点出现,整个东京都内都有,东京消防厅手忙脚乱,而且,首先到场的大队长一到场就受伤,不能进行指挥,所以指挥相对比较混乱。四是由于洗消不够,导致中毒。其它方面的原因还很多。????????此次事件以后,中央对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处置非常重视。1997年拨出1.6个亿用于特勤队伍的建设。1999年7月19日——28日共十天时间。天津中国消防高级警官学校。参加培训的有:全国消防部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