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详细讲稿附详细案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章第七章串讲
绪论
案例一、美国教师教“蚯蚓”
陈钟梁在《文汇报》上撰文介绍自己在美国旁听的一堂自然常识课,读来颇受启发。
一上课,老师说这节课上“蚯蚓”,请同学们准备一张纸,上来取蚯蚓。同学们捏着纸片纷纷上讲台盛蚯蚓。许多蚯蚓从纸片上滑落下来,学生们推桌子挪椅子地弯腰抓蚯蚓,整个教室顿时乱作一团,老师却一言不发,站在讲台旁冷眼旁观。课后老师对我说,上了一节“蚯蚓”课后,假如连蚯蚓也抓不住,那么这节课还有什么意义。
同学们抓住了蚯蚓回到座位后,老师开始了第二个教学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蚯蚓的外形等有什么特征,看谁能把它的特点最后补充完整。经过片刻的观察,学生们踊跃举手。
生:虽然看不见蚯蚓有足,但它会爬动。
生:不对,蚯蚓不是爬动而是蠕动。
师:对。
生:蚯蚓是环节动物,身上一圈一圈的。
师:对。
生:它身体贴着地面的部分是毛茸茸的。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生:老师,我刚才把蚯蚓放进了嘴里尝了尝,有咸味。
师:对。我很佩服你。
生:老师,我用线把蚯蚓扎好后吞进了喉咙,过一会我把它拉出来,它还在蠕动,说明它的生命力很强。
此时老师的神情变得庄重起来,激昂地说:
“完全正确!同时我还要赞扬你在求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勇敢行为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学,我远不如你!”
案例二、王承书的追求
1961年的春天,钱三强在他的办公室里静静地等待着王承书。他要向王承书谈一件他思考已久的事情。1960年,中国的核武器研制刚刚起步,而苏联突然撤走了全部专家,并带走了全部资料。以生产浓缩铀为目标的气体扩散厂,只留下一堆机器和厂房。苏联专家临走时甩下一句话:“你们的这个扩散厂只能是一堆废铜烂铁了。”
看来,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科学家来解决这一高科技领域中的大难题了。选谁来担当这一重任呢?钱三强思来想去,最后认定王承书是最佳人选。但王承书是研究理论物理的,并且在稀薄气体的研究领域中已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也已颇有名气。钱三强心里清楚,让这样一位科学家离开自己已付出20多年心血的领域,就如同让一位建筑师推倒自己刚建起的大厦一样,是需要做出重大牺牲的。
门吱呀一声开了,王承书站在了钱三强的面前。沉默了一会儿,钱三强轻声问:“你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吗?”
“我愿意!”王承书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掷地有声的三个字。
“好!那你去搞浓缩铀的理论和技术,为中国的扩散工厂上马铺路搭桥。”?从此,王承书便从国际、国内的物理学术的舞台上消失了。自那以后,她在国内外所有的学术刊物上再没有发表过一篇论文,不仅公开的,就连内部刊物和工作报告上,她也从不署名。她实现了隐姓埋名一辈子的诺言。
王承书接受新任务之后,便率领她的攻关组,跨过荒凉的戈壁,来到大西北的崇山峻岭中,走进了那个塞外边陲的扩散厂。望着那横躺竖卧的上千台机器,王承书心里感到沉甸甸的。怎么能不沉重呢!党中央已决定,第一颗原子弹要在国庆15周年前后爆炸,作为原子弹燃料的浓缩铀当然是重中之重。而现在,一切尚无头绪。攻关是从王承书带领大家共同学习开始的。因为,包括王承书在内,谁都没有接触过浓缩铀。在王承书的率领下,开始了技术方案的攻关。级联方案的优选和审定是扩散厂启动的关键。几千台机器分批启动,以接力赛方式联接起来,链接不仅要一环扣一环,而且环环要扣得恰到好处,不能有丝毫的疏漏。
计算、推导、数字、公式,白天、黑夜、办公室、实验室……王承书的身心全部融入了工作中,甚至忘记了远在北京寄宿学校中望眼欲穿地等着妈妈的心爱的儿子。在这场攻坚战中,王承书和她的助手们的仅各种级联方案和计算数据,就装了整整三个大抽屉。要知道,当时还没有电子计算机,一切都是靠手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她那瘦弱而刚强的身影无数次地走进靠蒸气推动的火车头,来往奔波于西北边陲和北京的研究所之间。在1963年底这个紧要的时刻,在苏联杜布纳联合研究所工作的她的丈夫张文裕难得有一次回国探亲的机会,但王承书来不及与他见上一面,就带着研究成果与她的助手们又一次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1964年元旦,机器启动了,分析结果一批一批地出来。一切吻合,启动一次成功。高丰度、高纯度的浓缩铀235在王承书和她的同伴的手中诞生了!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升起了蘑菇云,超级大国的核垄断被中国人打破了。王承书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两行热泪从她那消瘦的脸上潸潸流下……
中科院院士、工程物理学家、我国核同位素分离科学的学术奠基人王承书,于1994年6月18日不幸病逝,享年82岁。
王承书的遗书是两年前就写好的。遗书说“虚度80春秋,回国已36年,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由于客观原因,未能完全实现回国前的初衷,深感愧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大第四版)解决方案.doc
- 中医专业西医内科试题资料.doc
- 《经济生活》第一轮复习讲义解决方案.doc
- 中医专业西医内科学题库资料.doc
- 《经济生活》考点解决方案.doc
- 中译日词汇资料.doc
- 《经济生活》主干知识点整合解决方案.doc
- 中译英(师)资料.doc
- 《经济应用文写作》解决方案.doc
- 中英翻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资料.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