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膜材料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滤 微孔膜是均匀的多孔薄膜,厚度在90~150μm 左右,过滤粒径在0.025~10μm之间,操作压在 0.01~0.2MPa。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商品化的微孔 膜约有13类,总计400多种。 微孔膜的主要优点为: ① 孔径均匀,过滤精度高。能将液体中所有大 于制定孔径的微粒全部截留; ② 孔隙大,流速快。一般微孔膜的孔密度为 107孔/cm2,微孔体积占膜总体积的70%~80%。由 于膜很薄,阻力小,其过滤速度较常规过滤介质快 几十倍; ③ 无吸附或少吸附。微孔膜厚度一般在90~ 150μm之间,因而吸附量很少,可忽略不计。 ④ 无介质脱落。微孔膜为均一的高分子材料, 过滤时没有纤维或碎屑脱落,因此能得到高纯度的 滤液。 微孔膜的缺点: ① 颗粒容量较小,易被堵塞; ② 使用时必须有前道过滤的配合,否则无法正 常工作。 微孔过滤技术应用领域 微孔过滤技术目前主要在以下方面得到应用: (1)微粒和细菌的过滤。可用于水的高度净化、 食品和饮料的除菌、药液的过滤、发酵工业的空气 净化和除菌等。 (2)微粒和细菌的检测。 (3)气体、溶液和水的净化。 (4)食糖与酒类的精制。 (5)药物的除菌和除微粒。 超滤和超滤膜的特点 超滤技术始于 1861 年,其过滤粒径介于微滤和 反渗透之间,约5~10 nm,在 0.1~0.5 MPa 的静压 差推动下截留各种可溶性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质 、酶等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及胶体,形成 浓缩液,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及浓缩目的。 超滤技术的核心部件是超滤膜,分离截留的原理 为筛分,小于孔径的微粒随溶剂一起透过膜上的微 孔,而大于孔径的微粒则被截留。膜上微孔的尺寸 和形状决定膜的分离效率。 超滤膜技术应用领域 超滤膜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在作为反渗透预处 理、饮用水制备、制药、色素提取、阳极电泳漆和 阴极电泳漆的生产、电子工业高纯水的制备、工业 废水的处理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超滤技术主要用于含分子量500~500,000的微粒 溶液的分离,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膜分离过程之一, 它的应用领域涉及化工、食品、医药、生化等。 反渗透原理:在高压下溶剂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渗透,过滤的结果是两侧的浓度差距拉大。 举例:如果用一个反渗透膜将海水和淡水分开,在没有外加压力的情况下,淡水在渗透压作用下将渗透过反渗透膜到海水一侧,将其稀释。这种溶剂从低浓度一侧透过半透膜向高浓度一侧迁移的现象为渗透。如果在浓溶液一侧施加压力,施加的压力将阻止溶剂的渗透。当施加的压力等于渗透压时,溶剂的渗透达到平衡,将没有净溶剂透过。而当施加的压力超过渗透压时,溶剂的渗透方向将发生逆转,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迁移,因此称为反渗透。 制备反渗透膜的材料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芳香 族聚酰胺、聚苯并咪唑、磺化聚苯醚、聚芳砜、聚 醚酮、聚芳醚酮、聚四氟乙烯等。 反渗透膜的分离机理至今尚有许多争论,主要有 氢键理论、选择吸附—毛细管流动理论、溶解扩散 理论等。 微孔过滤、超滤和反渗透技术的原理和操作特 点比较如表5—3所示。 表5—3 反渗透、超滤和微孔过滤技术的原理和操作特点比较 分离技术类型 反渗透 超滤 微孔过滤 膜的形式 表面致密的非对称膜、复合膜等 非对称膜,表面有微孔 微孔膜 膜材料 纤维素、聚酰胺等 聚丙烯腈、聚砜等 纤维素、PVC等 操作压力 /MPa 2~100 0.1~0.5 0.01~0.2 分离的物质 分子量小于500的小分子物质 分子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和细小胶体微粒 0.1~10μm的粒子 分离机理 非简单筛分,膜的物化性能对分离起主要作用 筛分,膜的物化性能对分离起一定作用 筛分,膜的物理结构对分离起决定作用 水的渗透通量 /(m3.m-2.d-1) 0.1~2.5 0.5~5 20~200 工序A——其一边使多孔性支撑体移动, 一边在该多孔性支撑体上涂敷含有具有2个 以上活性氨基的化合物的水溶液a,形成水 溶液被覆层; 工序B——在多孔性支撑体上保持所述 水溶液被覆层0.2~15秒钟,使所述水溶液 a渗透多孔性支撑体的微孔内; 工序C——其一边使所述水溶液a保持 在多孔性支撑体的微孔内,一边除去所述水 溶液被覆层; 工序D——在工序C后,在多孔性支撑 体表面上涂敷含有多官能酰基卤的有机溶液 b,使该有机溶液b和所述水溶液a接触进 行界面聚合,由此形成聚酰胺系表皮层,且 连续地制作复合反渗透膜。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