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1世纪的中国文化.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进21世纪的中国文化 余秋雨 余秋雨(1946— ) 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家,艺术理论家。 1968年,毕业 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1985年成为 当时国内最年轻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 文化部任命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后任上海 市写作学会会长;上海市委咨询 策划顾问,并被授予“上海十大 高教精英”称号。1987年被授予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2年辞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职务,开始国内外的文化考察。继《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之后,陆续出版系列散文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 他多次应邀到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马里兰大学演讲中华文化,并成为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世界华商大会、全球企业家峰会的中国文化演讲者。 1998年他在新加坡 与杜维明、高希均、陈瑞献教授进行了“跨世纪的文化对话”。1999年7月他应邀在湖南岳麓书院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人》为题发表演讲。本文 节选于这次演讲,改题为 《走进21世纪的中国文化》 课文解读 (1)回眸历史,引述800多年前朱熹 与学生话别的动人故事,以此表示朝拜大师之情。 (2)继续回望朱熹离去的800年,中华文化的发展状况,尤其是18、19世纪之交,中华文化所遭遇到的与西方文化的冲撞,作者认为那是悲剧性地暴露了中华文化不合时宜的方面。也有一大批文化人在思考如何改变中华文化受曲解的 命运。 (3)作者以自己的经历和观察,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命运尽管曲折,但毕竟也不断地得到了传播。传播越广,遇到的问题也越多,最根本的问题是21世纪的中国,以什么形象出现在世界面前? (4)关键是文化如何给予中国人尊严? 过去,我们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已经搭建了经典学理之桥、世俗民艺之桥、信息传媒之桥,有这三座桥梁好像已足够,但还是缺一座桥。 (5)重点论说搭建第四座桥的构想和责任。以歌德读中国的一本并不出名的书而对中国有所评价为例,证明我们还没有能够表现中国人灵魂、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作品,让我们文化圈外的各国人民感动。只有搭建第四座桥,才能让其他文化方位的人们真正明白中国人究竟是怎样的。 (6)强调在搭建第四座桥的过程中, 有塑造自己素质的问题,要改变自己的缺陷,改变不适应时代的文化生态方式。当 世界非常瞩目中国的变化,又难得到我们 的文化信号时,这种责任更加突出。作者 认为我们过去的努力还比较琐碎,思考和 追求得过于实利和实用, 很少能发出真正反映我 们生命和生存状态的壮 丽呼号。 (7)继续反思我们对于传统的态度问题: 过于狂妄,或过于拘谨,很少触摸真正有价值 的灵魂,后果是既耗散了祖先传给我们的生命热量,也发挥不出自己的热能,不能在新时代很好创新。作者还毫不留情地解剖自己的局限:只是琐碎地、技术性地思考中国文化,不能继续磨砺,去揭发中国人之所以为 中国人的最珍贵的东西。以 为追求到了终极意义而在它 周围徘徊不前。 (8)欢呼、期待、等待建桥者,慢慢地呼唤建桥者的出现。等待不是消极,是体现一种否定,一种质量要求和座标,是期待好作品的出现。 (9)作者提出自己的一种历史性判断,即2020年左右,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有一次比较大的复兴。 (10)在表达判断的同时,期待中华文化 的复兴可以给人民带来精神上的尊严,让海外人士不仅佩服我们的物质成就,还能感动于我们活生生的群体灵魂的生存状态。首先是让生活在中华文化腹地的国人感动,群体生命质量因之而提高, 这才意味着我们悠久 的文化在新时代的复 兴。 (11)作者觉得身处中华文化腹地的人,不知道中华文化所遭受的外部遭遇(以马来西亚坚持华语教育的艰难为例),他认为所谓要华语文化“断奶”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也没在中国大陆吸取多少直接的养分;大陆和台湾都是 他们“中华文化的奶妈”。 (12)由此引出赢得和固守文化尊严的问题,当一个民族能用自己的文化给自身增添重量,用自己的文化来沟通世界的整体标准时,就能过得更好。同理,全球也会过得更美好,不再有层层叠叠的竞争和麻烦。总之,这是用文化解决自身和世界问题的眼光、措施和标准。往深处领会,中国文化走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