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牧科技现状和发展方向时建忠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资料.ppt

我国畜牧科技现状和发展方向时建忠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现状—存在问题 草地资源保护与改良---发达国家 草地资源的保护:对草原退化的发生规律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 牧草种质保存及品种鉴定评价:已向DNA等生物化学方法鉴定种质资源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保种和供种体系。 牧草品种培育: 应用分子育种技术,培育抗病虫害、抗逆、耐荫、适应性强的多抗或高抗优质新品种或新品系 防病虫害:除使用杀虫剂外,还研究采用生物措施和栽培措施来控制和防治害虫。 草地资源的监测:广泛采用遥感监测,并与计算机数据库联网,建立起了科学的草地资源研究网络。 一、现状—存在问题 草地资源保护与改良---国内 我国是世界上牧草(包括饲料作物、草坪草)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天然草地上就有7000多种植物。但牧草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目前只有268个牧草品种通过审定,即便是已经登记的牧草品种,也由于我国种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繁殖体系不健全,造成种子基因混杂,优良基因大量丧失。 一、现状—存在问题 2. 科技投入低,与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极不相称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畜牧业(万元) 37106 44934 54241 50409 48923 投资/产值 0.54 0.64 0.78 0.68 0.61 农业(万元) 375104 431029 478012 488702 535777 投资/产值 1.58 1.76 1.95 1.96 2.05 畜牧业/农业 9.89 10.42 11.35 10.31 9.13 畜牧业产值 /农业产值 28.73 28.63 28.54 29.67 30.42 畜牧业产值增长比值 13.63 2.79 -0.40 5.65 7.71 我国畜牧业与农业科技投入比较 一、现状—存在问题 3. 科研与生产脱节,成果转化率低 畜牧科研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在行政管理上属于各级政府,受政府行为和各方利益等因素影响呈条块分割状态。科研、推广和生产系统之间的联系存在障碍,形成了同一生态区内几单位同时开展相同或相似科研项目的低水平、简单重复研究现象。科研项目的多头管理和部门(地方)利益保护,加剧了该现象的发生和蔓延。 一、现状—存在问题 3. 科研与生产脱节,成果转化率低 科研开发脱节的情况依然存在,已有科研成果也未能很好地转化利用。目前我国畜牧业的技术应用率仅为75%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90%以上。技术进步对我国畜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50%。 学科结构不合理,科研多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科技力量薄弱。 科研单位运行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改革的滞后和近些年日渐严重的科技浮躁现象,使畜牧科研很难出现突破性的成果。 二、我国畜牧科技发展方向 国际畜牧业科技发展趋势 从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势看,21世纪的畜牧业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发达国家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推动畜牧科技向更高层次发展,发展中国家 仍将依靠常规技术的作用,同时辅以高新技术应用,发展高效、低耗的现代畜牧业。 畜牧科技的发展将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果,根据人类对生活水和食品质量的更高要求,研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一方面将更加注重于解决产品和生态环境质量问题,致力于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特别是各发展中国家都将结合本国的资源状况,增加畜产品的有效供给量,不断改善畜产品生产及人民膳食结构。 二、我国畜牧科技发展方向 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和挑战 我国畜牧业已经初步摆脱了畜产品严重短缺的时代,畜牧业生产已由传统的只注重产量增长目标向质量和产量并重转变,向增加国际竞争能力、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转变; 我国畜牧业要达到预计的生产指标,在安全、质量、资源、环境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畜牧科技要为到2020年把我国畜牧业建设成为质量效益俱佳、生产加工并重、富有国际竞争力、现代化较高的新型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二、我国畜牧科技发展方向 肉类 蛋类 奶类 总产 人均 总产 人均 总产 人均 2010年 8344 60.8 2886 21.0 3455 25.1 2020年 10172 68.1 3251 21.8 7137 47.9 2030年 11805 72.7 3486 21.5 10554 65.1 2010~2030年我国肉类、禽蛋和奶预计产量 单位:万吨,千克 二、我国畜牧科技发展方向—畜禽育种 方向: 系统性地在分子水平上开展畜禽遗传资源的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研究,重点发掘优异的新材料、新基因,走发掘与引进相结合的道路 以畜禽生产能力的提高作为最基本的育种目标,通过不断提高品种生产力保障畜产品供给 将优质、专用化新品种作为畜禽育种创新的重点 加强高新技术在育种技术中的应用研究,通过育种技术的升级,实现高新技术的实用化、高效化和安全化,大幅度地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