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教案设计及答案.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弥漫(mí màn) 徘徊(páihuái) 口头禅(chán) 依样画葫芦 包罗 蘸(zhàn) 惬(qiè ) 意 二、理解课文的内容: 4、文中写到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来得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6、文中的孩子有怎样的天性?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中国画 宋 苏轼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郑板桥 题画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 《题竹石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比较一下本文与《童趣》 的异同 相同点:1、都表现了童真、童趣。2、都富有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不同点:1、《童》是文言,选取几件事;《竹》是现代文,一件事。 2、《童》注重想象、联想;《竹》注重审美。 小 结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永葆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 看似平凡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有爱心有敏锐的眼睛,你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无处不在:一片枯叶,一抹斜阳,都能让你激动流连,受益匪浅,祝愿大家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 竹影·自学评估 1.《竹影》一文作者________原名________,现代画家、散文家。 (2).“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为什么会强起来? 4.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 A.这一枝很象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副呢! ( )( ?????) ( )( ) B.一种幽暗的光迷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暮。 (??? ??)( )C.画竹不是照真竹一样描,须经过选择和部置。 ( )( ) 4.下列所选的句子中属于比喻句的是(? ?)。 A.粗看竹画,好像只是墨笔的乱撇。 B.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C.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与地上描着的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的样子来,好像脱了版的印刷。 D.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了。 二.精段阅读 阅读课文中的第六自然段(“‘竹为什么不用绿颜料来画,而常用墨笔来画呢?用绿颜料撇竹叶,不更像吗?……‘中国画大都如此。我们对中国画应该都取这样的看法。’”) 5.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6.“所以中国画家不喜欢用绿颜料画竹;反之,却喜欢用与绿相反的红色来画竹。”该句话起何作用? 8.你知道中国画竹有名的有哪些人吗?你还能写出两个带有“竹”的诗句或成语吗? 让我们来欣赏丰子恺的漫画,感受童年的趣味吧! 1 3 2 4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留心一下,想一想,你是否也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呢? 请把这种活动和发现用恰当的语言给表达出来。 其实,艺术并非高不可攀,它往往就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童年是天真烂漫的,你是否也有过兴趣盎然的游戏?写下来,互相交流,说不定其中就蕴含着一种艺术创造,请保持那份兴趣,将来你也有可能迈入艺术殿堂。 推荐作业 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捏泥人、堆雪人、用花和柳条编花环、跳房子等等,留心想想,你在游戏中有美的发现吗? (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 结束语: 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平凡的生活,用心体会处处有滋有味,做生活的有心人,其实生活中的美无处在。 诚如罗丹所言: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丰子恺? 丰润 qiè? 2.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撇(??? ) 蘸(??? )惬意(??? ) 口头禅(?? ? )? Piě? zhàn chán ? 3.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完成下面问题。 比喻? 形象地描写了天空黑暗下来时的情景。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和“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这两句各用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小音阶) 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发出她的清光。

文档评论(0)

buy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