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核心知识复习课件5.ppt
* * 专题二 高考命题追寻的历史价值观 一 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包含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史实链接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选择了共产主义理想。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毛泽东与周恩来等人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3)20世纪80年代以后,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4)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中: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增强。 1.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1902年)他发表《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明确提出:“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根据材料指出梁启超表达出的“民族情绪”的影响有( ) ①推动维新思想的形成 ②唤起民众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③促成戊戌变法的开展 ④激励有识人士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针对训练 解析 梁启超的思想是资产阶级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探索,C项正确。 答案 C 2.世纪之交,中国许多著名大学、中学纷纷举行“百年校庆”活动。一百年前,“教育救国”“实业救国”“政治救国”等合流形成“救国热潮”。当时,“救国”成为中国社会关键词的外来诱因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抗日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解析 从2000年倒回100年即是1900年以前,“救国热潮”在中国兴起的外因是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 D 3.晚清小说《痴人说梦记》结尾是一场梦:梦见上海不再有“红头(外国人)巡捕”,街道两旁建筑没了洋字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一“痴人梦”深刻反映了中国人希望( ) A.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扶清灭洋,振兴国家 D.停止内战,和平建国 解析 依据材料“上海不再有‘红头(外国人)巡捕’”反映的是民族独立的希望;材料“街道两旁建筑没了洋字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体现的是国家繁荣富强。故应选A。 答案 A 4.《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中).pdf VIP
- 石油工程-岩石力学-试卷.pdf VIP
- 【一建经济】21-JG-冲关宝典(上).pdf VIP
- 教师的专业成长课件.pptx VIP
- 西师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五年级上册.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 VIP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pdf VIP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课件——本课程学习方法.pptx VIP
-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数学试卷(解析版).docx VIP
- 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2011年数学建模B题国家一等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