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保护生物学讲义第7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
基本概念
1. 本地种(native species,indigenous species):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
2. 外来种(alien/non-native/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species):
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种的类型:
?有益:如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辣椒、番茄、棉花、花生、番薯。又称引进种。
?中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维持相对稳定。如广玉兰、桉树属植物等。
?有害:外来有害种,入侵种。
3. 外来入侵种(alien invasive species):
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居下来的,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微甘菊、松材线虫、美洲斑潜蝇、紫茎泽兰等。
?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概率约为1/1000。
?本地种、外来种及外来入侵种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如外来种在侵入1000年后就很难从本地种中区分开来,有相当的物种难以判定是本地种还是外来种。
目前我们所定义的外来种中潜伏着一些未来的入侵种,这也常常是外来种管理上的疏漏之处,因为人们通常只注重那些已经产生危害的入侵种,而忽视了即将出现的入侵种。
如:巴西胡椒(Brazil pepper) 许多年来被人们栽种于院落作为观赏树种,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突然爆发,至今人们还无法解释其泛滥成灾的真正原因。
4. 生物入侵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称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二、生物入侵的模式与机制
(一)、生物入侵的模式
生物入侵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中有得要意义。入侵种的现存优势、潜在危害、发生机制、不确定性风险等都是要认真考虑和评估的课题,其中入侵模式尤为重要。生物入侵模式大致可分为以下6类。
(1)自然入侵:完全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分布区域的扩展。这在现代史上极其罕见,如环颈鸽(collard dove)的入侵。
(2)人类辅助入侵:在人类改变了的环境中自然传播并扩张其分布区域。事例不多,如鹭鸶(egret)的入侵。
(3)屏障去除后的入侵:由于人类去除天然屏障后,生物体能自然穿越而引起分布扩展。这是淡水生物入侵的常见模式,如七鳃鳗(sea lamprey)的入侵。
(4)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依赖于人类运输,生物体入侵后能适应新的环境。促进意外运输的因子有:小型或隐性生殖体(如浮游生物的幼体、植物的种子);有利于传输的进化学和适应(如老鼠、吉卜赛飞蛾);与栽培养殖物种相似(如杂草种子、鲤科小鱼);与其他物种共生(如栗树锈病,chestnut blight);船舶的压舱水(如斑马胎贝入侵北美海域及河流湖泊);货物运输中无意夹带的入侵种(如亚洲虎蚊随汽车轮胎进入美国,通过哺乳动物和鸟类身上的吸血而传播登革热和其他病毒)。
(5)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依赖于人类的运输。生物体对新环境有至少是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才可望定居,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逐渐适应性扩张后成为入侵种(如葛藤)。
(6)有意引入:在大量有意引入的物种中有:狩猎或渔业种(如驯鹿、各种鱼类);林业种(如杨树、桉树、松树等);牧业种(如早熟禾、各种牧草、各种牲畜);渔业促进种(如糖虾);驯化种(如欧掠鸟、舵鸟等);生物控制种(如微型黄蜂)。
这6种入侵模式中绝大部分的生物入侵事件都是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生物入侵可以认为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化之一,在全球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二)生物入侵的机制
外来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最后能否成为入侵种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进入新环境的外来物种的自身特点;二是该环境是否可被这个物种入侵。
外来种的生物学特性
(1).传播能力强(关键) (如美国白蛾,薇甘菊,紫茎泽兰,凤眼莲 ,水盾草)
(2).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谷斑皮蠹)
(3).生命力强(如马铃薯金线虫)
入侵种与本地种的相互作用
?缺乏天敌的控制。但不完全是如此。如喜旱莲子草。
?种间抑制。有时是导致入侵成功的主要因素。
?外来种与本地种间的竞争。外来种在新生境中的竞争能力往往强于生态位相似的本地种,通过排挤后者获得成功。如火蚁。
?外来种的协同入侵。如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的外来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试题试卷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单元测试题.doc
- 人教版试题试卷新人教版选修1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doc
- 人教版试题试卷生物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测试(新人教版选修1).doc
- 人教版试题试卷湖北省宜昌市一中1112学年高一春季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分类复习拼音写汉字复习(大量).doc
- 人教版试题试卷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阶段质量检测(五)新人教版必修2.doc
- 人教版语文七下期末测试题2(附答案).doc
-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复习资料.doc
- 人教版选修5第二章《烃和卤代烃》测试题.doc
- 人教版选修5课后作业第一章第三节第1课时有机化合物的命名.doc
最近下载
- 浙江省金砖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创投行业的介绍.ppt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10).转场效果脚本开发.docx VIP
- 上海华虹(集团)有限公司909工程升级改造——华虹集团建.PDF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9).常用视频效果脚本开发.docx VIP
- 礼记:大同.ppt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8).媒体文件导入导出脚本.doc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7).项目和序列管理脚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湖南专用).docx VIP
- 视频处理软件:Adobe Premiere Pro二次开发_(6).视频处理自动化流程.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