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新寨学区初级中学导学教案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人 王丽娜 审核人 时间 课型 讲读 课题 《诗五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野情操。 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方法 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导学准备 与本文相关资料、课文朗读音频资料、图片 教学环节 导学过程 个性设计
【情景导学
预习检测】
【自主探究
尝试解决】
【讨论交流
合作解决】
【成果展示
归纳升华】
【训练检测
拓展升华】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四 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1、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5、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正是借这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6月最新大学英语四级(CET4)词汇表(带音标)技术方案.doc
- 13种简单又有效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技术方案.doc
- 2013年8县一中生物试卷技术方案.doc
- 014一期脱硫区域文明治理招标文件技术方案.doc
- 14,11三级理论技术方案.doc
- 2013年11月二级心理咨询师真题及答案技术方案.doc
- 14.1.3.4.13养鸡常见疾病防治技术方案.doc
- 2013年11月份心理咨询师二级真题(实操技能)技术方案.doc
- 14.5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100题技术方案.doc
- 2013年11月三级基础技术方案.doc
- 2014版3-2-1备战2015高考精品系列之语文专题01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版Word版含技术方案.doc
- 2014版英语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二十四)必修4Module6UnexplainedMysteriesoftheNaturalWorld技术方案.doc
- 32t卡车梯形转向机构运动学仿真及设计技术方案.doc
- 2014北京自考变态心理学(一)总结技术方案.doc
- 32-洁净区双锥回转真空干燥机(利拉萘酯用)清洁验证方案技术方案.doc
- 2014材料现代方法复习题--学生2014-12-18-部分答案技术方案.doc
- 033基于随机用户均衡的城市交通流分配优化模型技术方案.doc
- 2014操作流年程技术方案.doc
- 3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版)技术方案.doc
- 2014城镇社区专职人员试题模拟技术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