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精神与文学一技术方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分析与文学教案 引论 一、普通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1)心理过程:是指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的心理活动,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①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感觉: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感知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记忆: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想象:对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思维: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②情感: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分喜、怒、哀、乐、爱、憎、惧。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③意志:根据自己的目的,调节自己的主观行动实现目的的过程,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 (2)个性心理: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①个性倾向性: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个人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气质、性格和能力 气质: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分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大致分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能力:人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冯特1879年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奠定了实验心理学的基础。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研究审美现象,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斯金纳;完形主义心理学:阿恩海姆;日内瓦学派心理学:皮亚杰;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认知心理学:西蒙;实验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弗洛姆。 三、心理和大脑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如情感、态度、性格、意志等都是大脑的机能。大脑的物质基础: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由神经元也就是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脑)和周围神经系统。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触两部分构成,具有接受、传递和处理信息的功能,通过通电的或化学物质进行。 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神经元,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史蒂文森说:“人脑被认为是由1000亿个神经元组合而成,与我们银河系中的星星数大致相同。每个神经元又有1000-10000个突触,大脑大约有1百万亿-1千万亿个突触 大脑通过神经元形成一个纵横交错无比复杂的网络,这些神经元有的放电,有的不放;有的放电速度快,有的速度慢,形成各种不同的波型,这些波型随着外界的刺激不断变化,这些变化的波型反映外界事物的变化。 四、阅读篇目: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奥)弗洛伊德著,《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奥)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奥)弗洛伊德著,《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奥)弗洛伊德著,《弗洛伊德论美文选》,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美)斯佩克特著,高建平译:《艺术与精神分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冯川著,《文学与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弗洛姆著,《被遗忘的语言》,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版。 (奥)阿德勒著,李心明译,《挑战自卑》,华龄出版社,1996年。 徐光兴主编,《世界文学名著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吕俊华著,《艺术创作与变态心理》,三联书店,1987年。 (美)阿瑞提著,《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侯式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叶舒宪主编,《文学与治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邹强著,《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美学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 王宁著:《文学与精神分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第一章 精神分析理论概述 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弗洛伊德和牛顿、达尔文、马克思一样,是有意或无意塑造了我们世界观的人物。 黎黑:如果说伟大可以由影响的范围去 ,那么弗洛伊德无疑是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几乎没有哪方面对人性的探索未留下他的印迹,他的著作影响了正在影响着文学、哲学、神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大众心理学。 波林: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名字,那就不可能自诩为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他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 一、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派 1、生平和学术成就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精神分析疗法:1888年和1889年曾到法国向沙可和伯恩海姆学习催眠法,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作,创立谈话疗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