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的繁荣 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 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1929年为48.5% 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实业家、学究式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领导人都表示对未来充满信心。1929年秋,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希尔宣布:“股票价格所已达到的高度看起来象是持久的。”财政部长梅隆也于1929年9月向公众保证:“现在没有担心的理由。这一繁荣的高潮将继续下去。” 人们无限制的股票投机活动。 整个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方式趋之若骛,“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当时人们追求的消费包括收音机、电影、新型电器(吸尘器,冰箱和洗衣机等)、汽车等等。对新汽车的追求永无止境,当福特在1928年宣布他将推出新的A型车时,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对这种尚未谋面的汽车下了订单。“新时代”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 市场虚假繁荣,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潜藏的危机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过度的股市投机行为。 经济大危机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2.爆发:首先从金融业开始(黑色星期四);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1929年~1933年)、破坏性特别大 影响: 1.工人失业,小农破产,生产力遭到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 2.给资本主义世界以沉重打击,激化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发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 3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引发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 4.直接导致二战的爆发。 ※解决经济危机的两种典型: ①保留资产阶级民主——罗斯福新政 ②废弃资产阶级民主,走上侵略扩张道路——德意日法西斯专政 倒 闭 全国5000多家银行倒闭。 近9万家商号暂停营业。 国民生产总值从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 工 业 美国钢铁公司,开工率只有危机前的19%。 美国机车公司20年代平均每年生产600台机车,可1932年一整年只卖出了一台。 航空公司7成多的座位都是空的。 农 业 农民一车燕麦不到4元,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1.5元。 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1.1元,售价却不足1元。 密西西比州1/4的农场倒闭了城市里的多数人却买不起农产品,买不起的原因是失业人数太多,有工作的人工资也低的惊人。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 2、原因与目的:经济危机冲击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为了救治经济危机。 3.主要内容: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信用,贬值美元,刺激出口; 恢复工业,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防止盲目竞争 引起生产过剩; 调整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维护农业生产;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扩大消费需求; 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 度过了经济危机。 4.核心与基础: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5.目的: 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干预;并掀起“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 6.历史作用: 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本主义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使美国 影 响 减轻危机损失。 缓解社会矛盾。 遏制法西斯势力。 但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新政”的特点: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与指导。 ※“新政”的前提与局限性: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而也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我国可借鉴: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渠道。 * * “大危机”与“新政” 材料一 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1/3为占人口的5%的最富有者攫取,另一方面,1929年约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2000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尚不足24%。更为严重的是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他们的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4%。 材料二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达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贫富差距增大,购买力低下。 经济危机 期间的 华尔街 危机期间美国失与业大军 “黑色星期四” 焦虑不安地注视着华尔街金融界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镜器械的清洗灭菌与保养PPT.ppt VIP
- 松下电视机TH-P50UT50C使用说明书.pdf
- 2025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检测综合测试评估练习题.pdf VIP
- 【课件】丹纳赫DBS-问题解决培训.docx VIP
- 大众速腾保养手册.docx VIP
- Unlock2 Unit1 第二篇阅读讲解及答案.pptx VIP
- 【MOOC期末】《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期末慕课答案.docx VIP
- DL/T 1750-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卧式自然循环余热锅炉检修与维护规程.pdf VIP
-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项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pdf VIP
- 物理海洋学英文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