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两种: A:法制制度 B:政治制度 C:社会制度 D:经济制度 4、当前,阻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美国向台湾出售大量先进武器 B:台湾当局新领导人拒绝承认一个中国原则 C:日本对台湾的暗中支持 D:台湾人民害怕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5.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的方针是在 ( ) A.《告台湾同胞书》中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中 C.《联合声明》中    D.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6.中英、中葡《联合声明》签署的时间分别是 A.1984年、1985年 B.1984年、1987年 C,1987年、1997年 D.1987年、1999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是在 A.1997年7月1日  B.1998年7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D.2000年12月20日 8.妨碍台湾和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有 ①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②国际上的反华势力 ③“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 ④大陆与台湾隔海相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 * * * *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但悲不见九州同——问题的由来 我叫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我的命运十分坎坷,两度被外国侵略者侵占,又两度回到祖国的怀抱。 后来因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在美国的庇护下维持所谓“中华民国”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与隔绝,形成“台湾问题”。 但悲不见九州同 1898《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统一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澳门被葡萄牙强占的过程 但悲不见九州同——问题的由来 请你分析一下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不同? 港澳问题: 殖民侵略问题 国际问题 英军葡军必须撤出 台湾问题: 解放战争遗留问题 内政问题 可以保留军队 1.形成过程: 位卑未敢忘忧国 ——一国两制的提出 时间 事件 进程 1979年 《告台湾同胞书》 酝酿 1981年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80年代初 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正式提出 1984年 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法律化 2.一国两制的基本含义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两制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主体 前提和基础 补充 大陆 港澳台 保留 实行 祖国统一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纪念碑柱身由206个石环重叠而成,代表香港在1842年至2047年的年份。其中代表1842年、1860 年、1898年、1982年、1984年和1990年等6个年份的石环,采用较浅色的石 料。 柱身唯一嵌有光环的石环,是代表1997年的年份。 紫荆莲花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紫荆莲花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香港回归过程 1.1982年,中英谈判 2.1984年 中英联合声明 3.199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紫荆莲花满园春——“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中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本) (2)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前提) (3)“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关键) (4)港澳同胞心向祖国渴望回归(群众基础) (5)《联合声明》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法律依据) (6)全国人民喜迎回归,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完成准备工作 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来,与内地有关省市先后建立了粤港、沪港、京港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两地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两地贸易额从1997年的1.1万亿港元增加到去年的2.3万亿港元。 澳门回归以来,失业率由2000年的6.8%下降至2006年6月的3.8%,2002年至2004年经济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0%,澳门人均GDP已达到2.4万美元。与此同时,澳门特区政府的财政收入也从1998年回归前的107亿澳门元,增加到2005年的230亿澳门元。 港、澳的回归的意义 港澳方面 占领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