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 相结构 合金与相 1 合金 (1)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组元: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的物质。(如一元、二元、三元合金〕,可以是元素,也可以是化合物。 (3)合金系:给定元素以不同的比例而合成的一系列不同成分合金的总称。如Fe-C,Fe-Cr等。 合金与相 2 相 (1)相:材料中结构相同、成分和性能均一的组成部分。(如单相、两相、多相合金。) 合金与相 相的分类 固溶体:以某一组元为溶剂,在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固态溶体,它的晶体结构与其溶剂相同。 中间相(金属化合物):组成原子有固定比例,其结构与组成组元均不相同的相,且这种相成分处于AB互溶的溶解度之间,即落在相图的中间部位。 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位置不同,可分为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 固溶体 按固溶度不同,可分为 有限固溶体和无限固溶体。 按溶质原子分布不同, 可分为无序固溶体和 有序固溶体。 固溶体 1 置换固溶体 (1)置换固溶体:溶质原子位于晶格点阵位置的固溶体。 (2)影响置换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 a 原子尺寸因素 原子尺寸差越小,越易形成置换固溶体,且溶解度越大。 △r=(rA-rB)/rA 当△r15%时,有利于大量互溶。 △r≥15% 时,△r越大则溶解度越小。 固溶体 b 晶体结构因素 结构相同,溶解度大,有可能形成无限固溶体。 c 电负性因素(化学亲和力) 电负性差越小,越易形成固溶体,溶解度越大。 电负性差越大,越易形成化合物,溶解度越小。 电子浓度是合金中价电子数目与原子数目的比值即e/a (A,B分别为溶剂和溶质原子的原子价,x为溶质的原子数分数(%) 固溶体--间隙固溶体 定义: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 组成:原子半径较小(小于0.1nm)的非金属元素(H、C、B、N)溶入金属晶体的间隙。 影响因素:原子半径和溶剂结构(间隙数目和尺寸)。 溶解度:一般都很小,只能形成有限固溶体。 为什么碳原子在?-Fe中的溶解度大于在?-Fe中的溶解度? 碳原子在?-Fe中的溶解度是2.11%,而在?-Fe中的溶解度仅为0.0218%。 固溶体--微观不均匀性 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分布方式取决于固溶体中同类原子EAA、EBB和异类原子间结合能EAB的相对大小。 EAB=1/2(EAA+EBB)---完全无序 EAB1/2(EAA+EBB)---偏聚 EAB1/2(EAA+EBB)---短程有序、长程有序。 固溶体 4 固溶体的性质 (1)点阵常数改变 (2)产生固溶强化 现象:固溶体的强度和 硬度高于纯组元, 塑性则较低。 概念:固溶强化-由于溶质 原子的溶入而引起的 强化效应。 间隙固溶体的强化效 果高于置换固溶体。 如产生柯氏气团或 有序强化。 (3)物理、化学性能改变 中间相 (金属间化合物) 概念:由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类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也称为金属间化合物。 键合方式:金属键与其他键相混合 特性:具有金属性 种类: 正常价化合物、电子化合物(电子相)、原子尺 寸因素化合物。 金属间化合物 正常价化合物 形成:电负性差起主要作用,符合原子价规则。 键型:随电负性差的减小,分别形成离子键、共 价键、金属键。 组成:AB或AB2。如MnS, Mg2Si. 电子化合物(电子相) 形成:电子浓度起主要作用,不符合原子价规则。 键型:金属键(金属-金属)。 特点:晶体结构主要取决于电子浓度,可用化学式表示,可形成以化合物为基的固溶体。 电子浓度化合物晶体结构与电子浓度的关系 金属间化合物 与原子尺寸因素有关的化合物 形成:与原子尺寸差别有关。原子半径差较大易形成间隙化合物,中等程度差别易形成拓扑密堆相。 对于原子半径差较大的情况 RX/RM0.59:简单间隙化合物(间隙相)金属原子呈现新结构,非金属原子位于其间隙,结构简单。如过渡金属的氢化物和氮化物以及部分碳化物。 RX/RM0.59:复杂间隙化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