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到一定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生物电的发现 1780年,意大利的自然科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时,正好赶上在解剖刀触及蛙腿时,实验台上的起电机产生了一个火花,与此同时,青蛙的腿猛烈的抽搐了一下。后来,伽伐尼注意到,每次仪器一打出火花,青蛙腿部肌肉便要抽动一下。 神经冲动传导的某些特征 生理完整性 神经纤维的传导要求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冲动就不能通过断口继续向前传导;即使不破坏神经纤维结构上的连续性,而用机械压力、冷冻、电流和化学药品等因素使纤维的局部功能改变,也会中断冲动的传导. 双向传导性 刺激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兴奋即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且各处速度相同 体内单向传导:树突→胞体→轴突 不衰减性 绝缘性 单向传递 (原因?) 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延搁 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原因?) 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缺氧、二氧化碳增加或酸碱度的改变等,都可以改变突触部位的传递活动. 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因此某些药物也可以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传递过程,阻断或者加强突触的传递.(如新斯的明,毒扁豆碱,有机磷农药等使肌肉痉挛;箭毒素,肉毒杆菌毒素使肌肉松弛。) 四、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组成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 2、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条件反射 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1.(03江苏卷)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3、(04广东卷、多选) 分别刺激下图Ⅰ、Ⅱ、Ⅲ、Ⅳ四处,能引起肌肉收缩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2.(03上海) 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分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①传入神经 ②传出神经 ③感受器 ④神经中枢 ⑤效应器 A.②④ B.①④ C.①② D.②⑤ 人体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 正常体温 腋窝 36.0~37.4℃ (36.8℃) 口腔 36.7~37.7℃ (37.2℃) 直肠 36.9~37.9℃ (37.5℃) 体温会因年龄 性别 时间的不同而变动 体温恒定的意义 相对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须的. (7)反射弧最少两个神经元,最多三个神经元。 (8)乙酰胆碱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对递质的识别具有特异性。 (9)刺激越大,产生的电位越大,并随着传导逐渐减弱。 (10)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轴突处的传导是双向的。 五、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人类特有、四个区、在左半球 大脑皮层的言语区: 书写性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S区 W区 V区 白洛嘉区 (韦尼克区) 什么是体液调节? 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组织胺、H+、CO2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作用时间 作用范围 反应速度 作用途径 举 例 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 比较项目 反射弧 迅速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缩手反射 甲状腺激素 神经系统一方面直接调节或控制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 (直接控制) 另一方面,神经系统通过调节或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影响、调节机体各部分的活动。(间接控制) 此外,有些激素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 皮肤血管收缩 产生“鸡皮疙瘩” 肾上腺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体温的调节过程Ⅰ 肾上腺素 代谢增强 增 加 产 热 减少散热 寒冷 甲状腺 垂体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1.分泌结构 受体: 2.作用 3.去向 突触前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工智能-2知识工程摘要.ppt
- 微生物学绪论摘要.ppt
- 人际沟通与护士礼仪)摘要.ppt
- 02病毒性肝炎摘要.ppt
- 人教版八级历史上册第2单元第8课8辛亥革命(53张)摘要.ppt
- 02第二章总体均数的估计和假设检验摘要.ppt
-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摘要.ppt
- 人教版初二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教学课件摘要.ppt
- 人教版七级生物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课件摘要.ppt
- 围手术期护理流程摘要.ppt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