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2)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应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0.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B 第2课时: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考纲要求: 1、 群落的结构特征 Ⅰ 2、群落的演替 Ⅰ 3、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群落 的 概念 研究 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丰富度就越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判断】 越是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就一定越高 ( ) ×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P75页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4、探究影响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因素 3.统计方法: 取样器取样法 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 诱虫器采集法;简易采集法 实验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 1.调查方法: 2.采集方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诱虫器的选择: 土壤小动物的特点: 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 根据这个特性,我们应选择怎样的诱虫器呢? 三.用具: 取样器、诱虫器、吸虫器等 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 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 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 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 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 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C 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种内互助: 种内斗争: 互利共生: 寄生: 竞争: 捕食: 护犊行为、 争夺食物、空间、配偶的行为 菟丝子与豆科植物、 大小两种的草履虫 青蛙与昆虫、 育雏行为 大豆与根瘤菌 病毒与宿主细胞 狼和羊 种间互助 种间斗争 种间斗争、互助均有利于种群的进化 二、种内与种间关系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A B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 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 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生物数量 时间 A 宿主(寄主) B 寄生虫 体表寄生 体内寄生 B A B A 2.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生物A 生物B C A B 3.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共生关系: 生物A 生物B 生物数量 时间 A B B 切叶蚁与真菌 地衣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分开至少一方不能独立存活 种间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31农业的区位选择1讲解.ppt
- 33关羽刮骨疗毒讲解.ppt
- 群落的演替改讲解.ppt
- 37比的意义23页整理与练习1倒数的认识倒数的认识1分数乘法复习1分数连讲解.ppt
- 43农业产业化经营讲解.ppt
- 48排气与引起系统的结构讲解.ppt
- 52高层及消防建筑设备课件(重庆大学出版董宇蕙主编)讲解.ppt
- 燃气输配1章讲解.ppt
- 154月部门会议讲解.ppt
-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讲解.ppt
- 2016安徽省中考政治课件: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粤教版)(九级全一册)讲解.ppt
- 2016各部门培训知识讲解.ppt
- 2016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第4章第1、2节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讲解.ppt
- 2016届政治生活第四课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讲解.ppt
- 2016消防治安培训讲解.ppt
- 2016学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本章归纳整合课件湘教版必修1讲解.ppt
- 2016学高中政治2.4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讲解.ppt
- 2016中考备战策略·数学(课标版)课件:第一部分教材梳理阶段练习第二章方程(组)与不等式(组)(6份)讲解.ppt
- 2016中考语文专题13概括、探究、感悟讲解.ppt
- 2222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课件讲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