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机构命名规范性 2、字段名称 多选项值之间用分号隔开 种质资源原产国家名称、地区名称或 国际组织名称 9、原 产 国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国内种质资源按国家标准以及行政区划 变更对照表,填写原产省、直辖市、 自治区的名称 10、原 产 省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国外引进种质资源填写 原产国家(或地区)一级行政区名称 10、原 产 省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国内种质资源填写原产县、乡、村名称 县名参照国家标准以及行政区划变更对照表 国外引进种质资源不填此项 11、原 产 地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填写来源国家 名称、地区名称或国际组织名称 国内种质资源填写来源省、县名称 12、来 源 地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野生资源 地方品种 选育品种(系) 寄生 其他等 13、资源类型*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活体 精子 卵子 胚胎 细胞株 组织器官 DNA材料 固定标本 其他 分别填写,可多选 14、保存资源类型* 表3 动物种质资源 调查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保藏编号 原始编号 中文名称 属 名 种名加词 来源历史 采集地 分离基物 培养基编号(名称或配方) 归类编码 主要特征特性 保藏类型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实物状态 共享方式 生物危害程度 是否属于模式菌株 实物状态 共享方式……共计20个字段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1、菌种保藏编号* 微生物菌种在保藏单位的编号 病毒资源为“毒株保藏编号” 原虫类资源为“虫株保藏编号” 没有进行统一编号的,不填此项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保藏机构名称的英文缩写 +菌株库藏编号 例如: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菌株编号“ACCC 10257” 1、菌种保藏编号*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例如: SL-4 指菌种资源的原始分离编号,宜列出 该菌株的最初分离编号 2、原始编号*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国内种质资源填写原始名称 例如:岸喜盐芽孢杆菌 3、中文名称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国外引进的种质资源填写其中文译名 没有中文译名的可不填 3、中文名称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在微生物分类学上的属名 例如:Halobacillus 4、属 名*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在微生物分类学上的种名加词 例如:litoralis 5、种名加词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有亚种或变种名的,以“种名加词+亚种 或变种的加词”表示 非英文词(拉丁词、希腊词等) 以斜体字表示 未确定种名的,以“sp.”(正体字)代替 5、种名加词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在收藏单位的转移情况 收藏单位前以左指向箭头“←”开头, 收藏单位之间也用左指向箭头“←”连接 6、来源历史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分离基物的采集地的行政区划, 详细到县 7、采 集 地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分离基物的具体名称 对于寄生或共生的宜指明分离的具体 组织部位 8、分离基物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菌种资源的最适培养温度,单位为℃ 9、培养温度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10、培养基编号(名称或配方) 由前缀和培养基编号两部分组成 前缀为统一培养基编号的英文缩写CM, 编号以4位数字表示,前缀和编号之间 不留空格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没有培养基编号的,应填写名称或配方 没有培养基的不填此项(如病毒等) 10、培养基编号(名称或配方) 例如:CM0002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参 见 《自然科技资源共性描述规范》 11、归类编码*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不能归并到末级的资源, 以归到上一级后面补齐000 例如:“芽苞菌 ”的归类编码为 11、归类编码*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描述菌种资源的 分类学特征 营养类型 最适温度类型 水活度 酸碱适应性 需氧类型 …… 12、主要特征特性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培养物 二元培养物 基 因 其 他 选择填写 13、保藏类型*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液氮超低温冻结 -80℃冰箱冻结 真空冷冻干燥 矿物油 定期移植 ……选择填写 14、保存方法*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15、生物危害程度* 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 或者群体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表4 微生物种质资源 第一类病原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