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大学海洋环境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3.12.10 成绩:
班级: 海油11-2班 学号: 姓名: 祁晓 教师: 刘志慧
同组者:杨凡、王玉亭、李贺、李金岩等。
具体实验内容:格式样板如下,字体均用宋体。
立波波压力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从波浪理论可知,波浪正向入射到光滑不透水直墙时,反射波与入射波的相等,两者完全迭加产生稳定的立波。掌握立波波高测量方法;了解立波特性及产生的条件;掌握数和波压力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通过验证波压力计算方法的能力。
入射波测量;立波测量及计算;
观察立波出现的位置并作好记录;
在直立墙上沿布置压力,测量波压力分布。
立波的特性是和不变,增加一倍,相应的也大大增加。测量入射波高为,测量立波波高为,的计算公式为: Kr=Hr/Hi
2.波压力的理论计算:
波压力沿水深的分布是不同的由波浪理论可知,波压力:
式中:— 水密度;— 重力加速度;— 波数;— 相位角;— 静水水深;— 水面下深度。
波压力呈周期性变化,其最大值为波峰时的压力,最小值为波谷时的压力;另一方面波压力又是水面下深度z的函数。注意:此处水压、电压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四、实验设备
1. 波高仪 1支;只;块;
只;实验准备、方法与步骤准备:要准备板,其宽度应与水槽宽相适应(要能将板放入水槽为准),作为直立防波堤,沿高度方向每隔钻一个孔作为安装压力传感器用,板的长度要适度。
对浪高仪进行标定,求出标定系。1/2,作为 零水位线 ,将显示仪表 调零 。
(2)然后依次上提传感器 1cm ,每次都记录波高仪传感器上提高度Fi与仪表读数hFi,直到上升3~4cm,返回 零水位处 。
(3)依上法再每次下降传感器 1cm ,记录波高仪下放高度Ei与仪表读数hEi;下降3~4cm 后,再返回 零水位处 。
(4)然后根据每个高度处的波高仪读数求比例系数: Kei=|Ei/hei| 或 Kfi=|Fi/hfi| ;然后对二者取平均值,得到比例系数平均值。
注意:标定完成后,一定将波高仪测量器恢复到 零水线 位置。
3.测量并记录 静水深度h ;
4.将有机玻璃板放入水中,开启造波机,调节频率旋钮,造出合适的波,并形成立波。测量立波的波高,波周期,波长和波压力。
(1)利用波高仪测量立波的波高(单位V),则可算得波高: H=K*hr 。
(2)利用秒表测量立波周期
选定一个位置作为观察位置,测量连续数个波通过该位置所用的时间,求出每一个波的平均周期 Tr=△T/(N-1) 。
(3)利用卷尺测量立波波长
由于立波不具有向前传播的特性,因此 选定两个相邻的波峰 位置,并测量二者的距离,得到的便是立波波长。
(4)利用水下动态波压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测量不同水深的波压力
a.开启数据采集系统,利用桥压给传感器供电24V;设置采集通道的电压测量范围5000mV;
b.将水下动态压力传感器至于 空气当中 ,此时对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通道平衡,之后调零;
c.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20Hz-500Hz;本实验中采样频率设置的是 20-500Hz
d.按下开始采集按钮,将水下动态压力传感器依次放入第一个孔中,第二个孔中,第三个孔中,第四个孔中,第五个孔中,并采集不同水深处的波压力;
e.采集结束按下停止采集按钮;
f.利用数据采集系统上的大步向前移选取采集得到的不同水深处的波压力,标注波压力的大小,并将数据另存为位图文件(最终得到5个水深处的带标注的位图文件);
5.将有机玻璃板取出,测量,和波长;
入射波 的波长具有向前传播的特点,在距离的两个位置处,观察波峰(或波谷),波浪向前推进时,记录同一个波峰经过前后两个位置的时间差,所以可得到入射波波长,其中 是波速;
6.实验结束,关闭造波机,将位图文件拷出,整理试验台,在老师签字之后离开。
六、实验 1 2 3 4 平均 波压力/pa 第一个孔 ymax/mv 572 566 569 567 569 1138 ymin/mv 380 378 387 380 381 762 第二个孔 ymax/mv 737 718 729 731 729 1458 ymin/mv 544 552 547 551 549 1098 第三个孔 ymax/mv 872 868 873 875 872 1744 ym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