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教育学(下)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3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 )教师角色的历史发展 古代: 1 孔子的形象:“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也。”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链接2 2荀子对教师的内在素养提出要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诉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链接3 3韩愈对教师的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更是广为流传。 * 近代 4 夸美纽斯对教师的描述是:“为儿童的共同教育选出一些有丰富知识和崇高道德的人,这种教导青年的人叫做训导者、教师、教员或教授。”-—《大教学论》 5 洛克说:“做导师的人自己便更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教育漫话》 现代 6杜威认为,教师不仅应具有所教学科的知识,还应有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既须懂教学,还须懂得学生特有的需要与能力。”——《民主主义与教育》 * (三) 当前我国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特征链接 角色一 :父母般的亲人。 社会期望的行为特征:无私的爱和奉献链接 比喻:春蚕、蜡烛链接 角色二:知识的传授者。 社会期望的行为特征:学识渊博 比喻:一桶水与一杯水 角色三:社会道德的楷模。 社会期望的行为特征:道德高尚 比喻:为人师表 角色四:教书育人的专家。 社会期望的行为特征:掌握了教学与德育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比喻:园丁、灵魂工程师。(社会栋梁的培育者与高尚灵魂的塑造者) * 四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一)教育的功能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前提 (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是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 (三)学生发展的需求是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四)意识形态是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 * 六 教育目的举例 (一)精英教育目的观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二)实利主义教育目的观 1 教育目的就是为未来幸福生活做准备。 2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 3 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 4 教育的目的是获取社会地位。 (三)人本主义教育目的观 1 教育目的就是让人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 2 教育目的就是帮助个体发现自我、成为自我。 返回 *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目的(精英主义教育目的观) 培养具有封建社会所推崇的高尚品德和治理国家能力的“君子”、贤人、治世之能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二)我国近代的教育目的(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 1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后期) 2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清末) 3 五育并举(军国民、实利、公民道德、美育、世界观) 4 发扬民族精神、训练自治能力、增进生活智能,以造就健全国民。(民国后期) * (三)我国现代教育目的观 1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意识形态) 2 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用主义) 3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社会实用主义) 4 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社会实用主义 5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美的形式主义) 6 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核心价值观) * (四)实现教育目的的两个必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第四节 素质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目的 (一)应试教育的危害 1 片面发展;2 一部分人的发展;3 短视的发展;4 个人功利追求盛行 培养的人:有知识,没文化,有文凭,没水平,有追求,没理想,有教育,没素养 (二)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国民基本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 * (三)素质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1 国际背景(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交往;终身学习) 2 国内教育形势(应试教育盛行:知识本位、考试本位、精英教育) (四)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基础教育目标 1 双基目标 2 过程目标;3 情感态度目标 第五章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观察法 一 观察的意义 二 观察的类型 三 观察的注意事项 一 观察的意义 1 观察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而描述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根本途径便是观察和实验,实验也是观察,是借助于仪器的观察。因为你对“世界的描述和解释”要人相信,认同,就必须有依据,观察就是为了寻找证据。“眼见为实,耳听是虚” 2 科学的性质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科学研究过程的可重复性、科学知识的可积累性,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都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之上。 二 观察的类型 (一)按照获取资料的性质分类: 1直接观察(自然观察、实验观察、人类学观察)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