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山地地质作用与灾害 5.1 泥石流 5.2 滑坡 5.3 崩塌 (形成条件、危害、预防措施) 山地地质作用的类型与特征 山地地质作用:地表松散堆积物(如风化物及土壤)和岩块等受重力负荷,并在各种因素和营力(流水、波浪、冰川、风等)作用下由高处沿斜坡向低处运动的过程。一般发生于山区。也称斜坡地质作用、地表物质坡移作用等。 自然的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其产生的后果便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称为地质灾害。 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区的地理或地貌特征,可分山地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平原地质灾害,如地面沉降、塌陷等等。 1. 泥石流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其特征往往突然暴发, 浑浊的流体沿着陡峻的山沟前推后拥、奔腾咆哮而下,地面 为之震动,山谷犹如雷鸣,在很短时间内将大量泥沙石块冲 出沟外,在宽阔的堆积区横冲直撞、漫流堆积,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危害。 泥石流按其物质成分可分成3类: 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谓之水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 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 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降大、流域形状便于水流汇集。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 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 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够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 使碎屑物有堆积场所。 2. 丰富的松散物质; 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如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开山余矿、采石弃渣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泥石流的发生时间具有如下三个规律: 1.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等集中降雨的激发。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的,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多雨的夏秋季节。具体月份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因集中降雨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于6一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发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这两个月的泥石流灾害约占全部泥石流灾害的90%以上。 2.周期性:泥石流的发生受雨、洪、地震的影响,而雨洪、地震总是周期性地出现。因此,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且其活动周期与雨洪、地震的活动周期大体一致。当雨洪、地震两者的活动周期相叠加时,常常形成一个泥石流活动周期的高潮。例如云南省东川地区在1966年是近几十年的强震期,使东川泥石流的发展加剧。 仅东川铁路在1970-l981年的11年中就发生泥石流灾害 250余次。又如1981年,东川达德线泥石流、成昆铁路利子依达泥石流、宝成铁路、宝天铁路的泥石流,都是在大周期暴雨的情况下发生的。 3.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特点 我国泥石流的分布明显地受地形、地质和降水条件的控制。特别是在地形条件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1.泥石流在我国集中分布在两个带上。一个是青藏高原与次一级的高原和盆地之间的接触带;另一个是上述的高原、盆地与东部的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 2. 在上述两个带中,泥石流又集中分布在一些沿大断裂发育的河流沟谷两侧。这是我国泥石流的密度最大、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地带。 3.在各大型构造带中,具有高频率的泥石流又往往集中在板岩、片岩、片麻岩、混合花岗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 、 及泥岩、页岩、泥灰岩、煤系等软弱岩系和第四系堆积物分布区。 4.泥石流的分布还与大气降水、冰雪融化的显著特征密切相关。即高频率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湿季较明 显、较暖湿、局部暴雨强度大、冰雪融化快的地区。如云 南、四川、甘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