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专题7古诗文名句默写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七讲 古诗文名句默写  1.(2015·泸州)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任选6句作答,6分) (1)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青树翠蔓,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4)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6)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8)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海日生残夜 似曾相识燕归来 蒙络摇缀 长烟落日孤城闭 感时花溅泪 芳草萋萋鹦鹉洲 夜发清溪向三峡 能谤讥于市朝 2.(2015·达州)古诗文默写。 诗文大家多能把自身情感融入对自然的体悟中,或多角度描写:远渡荆门的李太白眼前惊现“①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的奇景;《秋天》里何其芳侧耳聆听“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② ”;腊梅“③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让陆放翁嗅到了她的芳魂永驻。或多层次展现:“池上碧苔三四点,④________________”是晏同叔邂逅初春的惊喜。或多手法刻画:岑嘉州将冬雪比作“忽如一夜春风来,⑤________________”,给苦寒的边塞平添了一丝暖意;冬去春来,白乐天又邀我们策马钱塘湖,再赏“⑥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早春风光,这可是一句很美的对句哦。 月下飞天镜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叶底黄鹂一两声 千树万树梨花开 乱花渐欲迷人眼 1.本题属记忆型默写,要求考生对课文的背诵必须准确熟练,不能写错句子,同时不能写错别字,错字、漏字、误写均不能得分,尤其是“燕”“缀”“萋萋鹦鹉洲”等字不能写成别字。 2.本题属于理解型默写,根据提示写出恰当的句子。②需注意“笛孔”的写法。③需注意“碾”的写法。④需注意“黄鹂”的写法。⑥需注意“渐欲”的写法。古诗文名句和现代诗文的书写,要想不失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任选6句作答) (1)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4) ,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5)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 (6)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士别三日, 。(《孙权劝学》) (8) ,志在千里。(《龟虽寿》) 【解析】本题属记忆性试题,考生平时要认真读书,注意那些容易写错的字词,“凌”不可写成“临”,“清”不可写成“轻”,“朔气”“金柝”等字不能写成别字。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会当凌绝顶 野渡无人舟自横 起舞弄清影 有暗香盈袖 朔气传金柝 即更刮目相待 老骥伏枥 诗文名句默写主要考查:①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记诵情况,包括现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诗文名句,课标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比较熟悉的课外诗文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句、警句、格言、俗语、谚语等;②对要求记诵名句的正确、规范默写;③对诗文名句的理解和运用。 值得注意的是,诗文名句的考查大多集中于以下几类句子:①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②反映传统美德的句子;③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的句子;④描写优美意境的句子;⑤诗文的中心句;⑥使用典故或修辞手法的句子。 其主要题型有:①直接型默写;②理解型默写;③归类型默写;④迁移运用型默写。 一、名句积累的方法: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常见的积累方法有: 1.理解积累 就是通过反复诵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达到一种见“字”知“名”、见“句”知“义”的效果。 2.归类积累 就是将相关的诗文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