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术后的护理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复苏术后的护理 简要病史 患者,因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20分钟。在急诊行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气管插管后于2010-06-22-09:45入ICU,查体:神志昏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2mm,光反应存在,无自主呼吸,心率102次/分、血压113/79mmhg。入立即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降低颅内压、利尿、脱水、抗感染、营养支持 及亚低温治疗。06-24患者有自主呼吸触发,仍予呼吸机辅助呼吸。06-25停亚低温治疗,停用镇静药后患者能被唤醒。06-27,患者神志清楚,停机拔管。06-30转心内科继续治疗。07-12患者康复出院。 基本概念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停止。 心脏停博是指任何慢性病患者在死亡时心脏都要停博。这应称为心脏停博,而非骤停。 心肺复苏术是指对心脏骤停的病人,利用人工的方法来维持循环和呼吸。 基本概念 心肺复苏术适用于心脏病突发、溺水、脑卒中、窒息或其他意外事件造成的意识障碍或丧失并有呼吸及心搏骤停的状态。 心肺复苏的目的是恢复病人的心搏、呼吸和神志。 心搏骤停的原因 (一)心血管疾病 (二)非心脏血管疾病 (三)手术麻醉意外 心血管疾病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如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病如冠状动脉口峡窄、冠状动脉口栓塞。主动脉疾病如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瘤;心内膜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心脏肿瘤如心脏转移性肿瘤;以及心包疾病;肺动脉栓塞;心脏传导系统疾病等。 2心脏手术后心搏骤停的原因 心脏手术后心搏骤停的原因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高血钾、低血钾、酸中毒、碱中毒。 缺氧:各种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均可使冠状动脉内缺氧而致心肌低氧血症,造成心室颤动。 低温:成人体温280C,儿童体温300C,或大量输入冷的库血时易致心室颤动。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压骤降 心脏压塞 人工瓣膜障碍时,如卡瓣等致心搏骤停。 非心脏血管疾病 意外事件 如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窒息等。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毒 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严重食物中毒、吸入工业毒物等。 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休克 如严重失血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 药物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 如洋地黄、氨茶碱、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引起的恶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如高血钾症、低血钾症、酸中毒等。 手术麻醉意外 20岁以上这多见。原有心脏病病人,麻醉意外发生的心搏骤停是无心脏病病人的5倍。 诊断 1.意识突然丧失,或伴有短阵的抽搐以后意识丧失 多在心搏骤停后10~20s内出现 2.大动脉博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肱动脉) 血压测不到(立即出现) 3.心音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立即出现) 4.心搏骤停时心电监测或心电图 显示多为心室颤动或心室扑动 5.呼吸骤停 或呼吸由抽泣样逐渐减慢继而停止 6.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 在心搏骤停30~40s后出现。如用较大计量的镇痛药物,瞳孔可不散大。 7.发绀 面色由苍白迅速转变呈发绀 2010心肺复苏的几个数字变化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 (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2010心肺复苏的几个数字变化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复苏后处理 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和措施包括维持有效的循环和呼吸功能,预防再次心脏骤停,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脑水肿,急性肾衰竭和继发感染等,以上对所有心肺复苏患者均适用,其中重点是脑复苏。 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一)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二)神经系统观察护理 (三)维持有效循环做好床旁监测 (四)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五)肾功能监测 (六)营养支持 (七)用药护理 (八)预防并发症及医源性感染 亚低温治疗的护理 亚低温治疗是指用药物与物理的方法使病人体温降低,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国际上按体温降低的程度一般将体温分为轻度低温33~350C,中度体温28~320C,深度体温17~270C,轻中度低温被统称为亚低温。 机制: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少脑水肿;抑制乙酰胆碱、儿茶酚胺等内源性毒物对脑细胞的损害;减少钙离子的内流,阻断钙离子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