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总复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安六中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提纲 林耀强 2015.12.10 第一单元:文化作用 第二单元:文化发展 第三单元:文化认同 第四单元:文化建设 第一单元:文化作用(文化与生活) 文化的概念: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教育而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当今世界,。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D、勤劳勇敢: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E、自强不息:它是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2、为什么要弘扬:地位——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必要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3、怎样弘扬:? (1)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2)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3)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4、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5)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6)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承者、建设者。 4、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地位? (2)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民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3)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特点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某一具体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如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为民族精神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使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概括说明 1、“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中华文化的特点”的有关知识) 源远流长(汉字、史书典籍)、博大精深(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包容性(含义、意义)等 “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作用、为什么要弘扬、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等 第四单元:文化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在文化生活中选择 1、文化生活多样性的原因:? ①科技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③大众传媒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化生活中的“喜”与“忧”? (1)“喜”的表现: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 ①满足文化需求,充实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的发展。? (2)“忧”的表现:? ①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②有些文化产品迎合低俗趣味;③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炒作“新闻”。? 出现文化低俗化现象的原因:文化市场的自发性、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大众文化 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注: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大众文化不等于优秀文化、先进文化。) 为什么要发展大众文化: ①随着现代科技、大众传媒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在文化生活中面对着多种选择。 ②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③当前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④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但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文化生活,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3)怎样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坚持以人为本,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