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2006学年度南通市九校(学科基地)联考语文试卷
(南通中学 南通一中 启东中学 海门中学 通州中学 如东中学 栟茶中学 如皋中学 海安中学)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缅怀 腼腆 沉湎 偭规越矩 B.蠕动 濡湿 糯米 孺子可教
C.拮据 倨傲 锯齿 龙蟠虎踞 D.麋鹿 羁縻 糜烂 望风披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痼疾 黯淡 掂量 标新立意 B.乖戾 矫情 讫今 恪尽职守
C.遐想 更迭 熔化 蝇营狗苟 D.首饰 臆测 谄媚 相辅相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广大农民还不富裕,经不起任何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但如果假冒伪劣商品还着农村市场,还在侵害着农民的利益,那么,农民脱贫致富不可能很好地实现。1995年2月6日,在距地面395公里的空间轨道上,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实现美俄两国航天飞行器械的历史性。在此期间两者相靠距离最近达11.3米。山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悬。充斥曼延注①新平镇:景德镇的前身。
5. 以下属于作者的的一项是.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时所用的一项是. 对原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阎典史者,名应元,其先浙江绍兴人也。应元起掾史,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
豫王大军渡江,一月间下名城大县以百数。士民欲奉新尉陈明选主城守,明选曰:“吾智勇不如阎君,此大事,须阎君来。”乃夜驰骑往迎应元。
应元投袂起,率家丁四十人夜驰入城。是时,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又饷无所出。应元至,令户出一男子乘城,余丁传餐。已乃劝输巨室,令曰:“输不必金,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捐者麇集。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列营百数,四面围数十重,引弓仰射,颇伤城上人。而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乃架大炮击城,城垣裂。应元命用铁叶裹门板,贯铁絙护之;取空棺,实以土,障隤处。又攻北城,北城穿。下令:“人运一大石块,于城内更筑坚垒。”一夜成。会城中矢少,应元乘月黑,束蒿为人,人竿一灯,立埤堄间,匝城兵士伏垣内,击鼓叫噪,若将缒城斫营者。大军惊,矢发如雨,比晓,获矢无算。
贝勒既觇知城中无降意,攻愈急。梯冲死士,炮声彻昼夜,百里内地为之震。城中死伤日积,巷哭声相闻。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旦日,大雨如注,至日中,城陷。大军从烟焰雾雨中蜂拥而上。应元率死士百人驰突巷战者八,所当杀伤者以千数。再夺门,门闭不得出,应元度不免,踊身投前湖,水不没顶,遂被缚。见贝勒,挺立不屈。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日暮,拥至栖霞禅院。院僧夜闻大呼“速斫我”不绝口。俄而寂然,应元死。
(选自清朝邵长蘅《青门集?阎典史传》,有删节)
9.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令户出一男子乘城 乘:登上。
时大军薄城下者已十万 薄:迫近。
已乃劝输巨室 劝:劝阻。
出粟、菽、帛、布及它物者听 听:随意。
II卷(114分)
注意事项:
1.第二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纸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结分人 复分人 得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城上礌炮、机弩乘高下,大军杀伤甚众。
答:
(2)束蒿为人,人竿一灯。
答:
(3)一卒持枪刺应元贯胫,胫折踣地。
答: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终南别业①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②。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别业:别墅。②南山即终南山,陲是山麓。
(1)尾联中“偶然”二字其实是贯穿上下的,请结合诗的后三联作具体说明。(4分)
答:
(2)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评点第三联:“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