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枣庄八中北校 王永平(364918101,lliuxingyu69@163.com)
2014/9/12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能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本课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自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以后,一直存在着两对矛盾即——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君权与相权。课本第二目的内容是要求学生重点掌握,明清时期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的时期,而了解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是学生了解和比较第二三单元古代、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了解近现代中国人民推翻专制,建立并完善民主政治的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使学生更好理解现代中国的民主建设。
课标领会:
一、知识与能力:
掌握汉代的中朝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北宋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军机处的设立等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对各个朝代下中枢权力机构的设置的学习,使学生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看中国封建制度衰败的因素,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深刻了解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而努力。
2、通过分析讨论充分认识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更加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正确对待珍惜当今中国在民主方面取得的成就。
重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立与作用。
难点: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矛盾斗争的同时,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统治者如何一步步地扩张皇权?中枢决策机构又是如何一步不变化的呢?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一、导入新课
讲故事:《韩信版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地上演着这样的故事。汉代韩信之死,应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
作为刘邦麾下的一代名将韩信,公元前204年,用背水一战的策略,以数千兵力,击灭20万赵军;公元前202年,用十面埋伏的计策,逼得项羽在乌江上自刎而死。可以说,韩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韩信在功成名就之后,未能善终韩信功高,有奇谋,善用兵,刘邦岂能容他。在公元前196年,被刘邦的妻子吕后诱杀于长乐宫的钟室之中。
4课,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些古代中国的政治命题。
★“设计小贴士”: 运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高一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符合创设情境切入历史场景的理念,引领学生神入课堂。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初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解决
材料一 汉初之兴,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疆裂土,立二等之爵……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至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诸侯王表第二》
材料二 西汉前期形势图
教师:分析上述材料导致汉初“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之后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集权?
学生:根本原因是,刘邦建汉朝以后实行郡国并行制;直接原因是,汉景帝采取“削藩”措施。
解决的措施是,一是,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并将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收归中央;二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瓦解诸侯王国,设刺史监察地方。
教师:刘邦大封同姓王,以为依仗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就能巩固皇权,稳定天下,他分封给同姓诸侯王的土地面积甚至超过了中央直辖的土地面积。结果他死后不过18年,诸侯王就发动了叛乱。
对于“汉初地方分权问题的解决”,主要通过汉景帝和汉武帝两位主要历史人物的两个时期来的不同的措施来解决的。
首先,汉景帝的削藩。
材料三 (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
——晁错《削藩策》
公元前154年,景帝采纳晁错建议着手削藩,结果七个诸侯国发动叛乱。景帝命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军,以轻兵断绝叛军两道,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太尉周亚夫
其次,汉武帝施行“推恩令”和设刺史。
材料三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业。……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
2、唐朝中叶地方分权问题的由来及后果
材料一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wespace3.0未来城市空间3.0报告-清华x大学腾讯-202407.pdf VIP
- 劳技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静脉的输液外渗的预防与处理ppt课件PPT.ppt VIP
- 十四五规划与企业数字化转型.pdf VIP
- 肾穿刺的护理要点.pptx VIP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 2025下半年初级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基础知识)》真题卷(附完整解析).docx VIP
- 2025上半年初级软件水平考试《程序员(基础知识)》新版真题试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2025下半年初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新版真题卷(附完整解析).docx VIP
- 2025上半年初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基础知识)》新版真题(附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