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系青瓷.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越窑系青瓷

五代越窑缠枝纹刻花执壶 青釉谷仓 有以动物形象作为整体造型的,如羊形独台、蟾蜍水盂等,有作为局部装饰的,如鸡头壶、虎头罐、兽足洗等。最有代表性的是集多种动物形象和人物、亭台楼阁于一身的堆塑罐,这种大型的冥器构造复杂、形象众多。三国末至西晋这个时期的瓷器胎体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层厚而均匀,普遍呈青灰色。常见的装饰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弦纹或压印斜方格网纹、联珠纹、忍冬纹和鸟兽纹等。网纹起于吴末终于东晋,西晋时盛行。 西晋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鸡首壶 东晋 越窑点彩鹅颈曲柄壶 东晋 越窑水盂 东晋 莲纹四系盘口壶 东晋 点彩四系盘口壶 东晋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鸡首壶 南朝 越窑花蓝式水浇壶 高:15.4cm 口径:18.2cm 器作花蓝式,敞口,宽折沿,口沿饰缠枝纹,口沿一端有槽形流口。 南朝荷瓣尊 南朝 越窑莲纹大钵 南北朝 唾盂 南朝虎子 南朝 青釉莲形油灯 南朝时以刻划莲瓣纹或荷花纹为主,花瓣多用3-5条划线组成,且沿用至唐初;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缩小,呈小圆珠形,排列细密,与东晋时有别。 以褐色点彩和莲瓣纹为最主要的装饰,莲瓣纹盛行于南朝,折射出当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和经济的恶化,越窑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有一些赏心悦目的产品。 隋 青釉竹节龙柄盘口壶 隋 越窑龙首直颈执壶 隋 越窑双系高盘口鸡首壶 隋朝虎子 隋 青釉瓜形提梁壶 隋 越窑低口短流壶 隋 莲纹果盘 荷叶高脚杯 隋 越窑多角罐 越窑三联杯 越窑多足砚 唐早期 镂空砚台 唐 越窑双耳子母口盖壶 唐代 金瓜壶 唐 越窑带钮盖横柄执壶 唐 越窑梨形带盖执壶 唐代 越窑短嘴高柄壶 唐 越窑喇叭口瓜棱执壶 唐 越窑阔口折腹小执壶 唐 越窑高足小执壶 唐 越窑带盖药壶 唐代 越窑盘口带銎药壶 唐代越窑青瓷莲花碗 唐 越窑秘色釉执壶 唐 越窑秘色釉侈口瓜棱大执壶 唐 越窑秘色釉喇叭口长颈执壶 唐 越窑直颈菊花纹执壶 唐代这个时期瓷器器胎质地细腻致密,呈浅灰、灰或淡紫色。釉层匀净,呈黄色或青中泛黄,滋润而不太透明。纹饰 唐代偏重造型和釉色且追求玉的效果,故纹饰简练,常见的纹饰有龙凤、寿鹤和花卉等.其装饰技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线条较粗;也有少量印花,刻花和镂雕。在工艺上唐代基本采用托珠垫隔,晚期才开始用匣钵装烧,质量大有提高,所烧器物基本满釉,底足内有数个圆形泥珠痕。 唐代晚期,以上林湖越窑为代表的瓷业生产已进入了鼎盛状态,制瓷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阶段。产品种类繁多,制作精致,造型优美。器型有碗、盘、盏、杯、盆、钵、壶、罐、盒、水盂、碗、唾盂、灯、香熏、瓶、鸟玩等,釉色纯净,光泽、滋润,“如冰似玉”,隐露精光;器表装饰有刻划花、印花、褐色彩绘和镂雕等;花纹有荷花、荷叶、荷花飞鸟、云、龙鱼等;刻线条流畅粗放,刀法熟练;器物普遍采用匣钵装烧,有一匣一件和一匣多件装烧。 五代 越窑瓜棱执壶 五代 越窑秘色釉兽面耳执壶 五代 越窑青釉双鱼柄短流壶 五代 花瓣型温酒壶 五代 越窑刻花粉盒 五代 越窑托盏 *  越窑瓷器历史悠久,属于中国古代南方青瓷之中的佼佼者。因窑址所在地位于古属越州 (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故而被称之为越窑。 其中心窑场在上虞,以上林湖窑场最具代表性。  根据考古发掘,在全世界的陶瓷发展历史中,世界各地均有陶器在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发掘出土,但是原始瓷是在我国首先出现的,这与我国许多地区分别蕴藏着丰富的瓷石、高岭土原料有关。而原始青瓷就是越窑瓷器的前身。  时代:唐末至南宋   发掘地点:浙江省慈溪市匡堰镇寺龙村    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 主要: 浙江慈溪上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   越窑时期承汉晋龙窑的传统,成为“浙东式”的一种窑炉 形式。19 85年发掘,荷花芯,唐窑为龙窑。该

文档评论(0)

精华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1022151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