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概 述 一 、主要作用 二、组成 三、前、后悬架方案的选择 三、货车后悬的主、副簧的刚度匹配 理想情况: 车身从空载到满载的振动频率变化小(良好的平顺性 ) 副簧参加工作前、后的悬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 但只能满足其一 (1)只有主簧工作时,c不变,↑F,n↓ (2)副簧参与工作时,c↑↑,n↑,再↑F, n↓ Fk n FW F F0 n0 nk na nc 确定原则 fa Fw fc Fk K fk F0 f0 能保证在空、满载使用范围内悬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但副簧接触托架前后的振动频率变化大。适合要么半载,要么满载运输的车辆。 Fk n FW F F0 n0 nk na nc n0,nc,nk,na相差不大 方法一:使fa=f0,且fK=fc ,则 于是,副簧、主簧的刚度比为 确定方法 方法二:使FK=(F0+FW)/2,且nok=nac 能保证副簧起作用前、后悬架振动频率变化不大。适合经常半载运输的车辆。 Fk n Fw F F0 n0 nk na nc 则此时副簧与主簧的刚度比为 ca/cm=(2λ-2)/(λ+3) 令 四、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侧倾角刚度的大小 过小会使乘员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 过大则缺乏汽车发生侧翻的感觉,且会使α↑ 侧倾角刚度应满足的条件 c Φ1 c Φ2 乘用车c Φ1/c Φ2 =1.4~2.6 弹性元件的计算 一、钢板弹簧的计算 (一)钢板弹簧的布置 布置的方案 横置 纵置 对称式 非对称式 (改变轴距以改善轴荷分配) (结构复杂、质量大) (二)钢板弹簧主要参数的确定 满载静止时前后轴负荷G1、G2、簧下载重Gu1、Gu2 单个钢板弹簧的载荷 Fw1=(G1-Gu1)/2,Fw2=(G2-Gu2)/2 fc,fd,U型螺栓中心距s 轴距La 计算所需的已知条件 1、满载弧高fa 影响车身高度 为获得足够的动挠度,常取fa=10~20mm 2、钢板弹簧长度L的确定 指弹簧伸直后两卷耳中心之间的距离 L影响的因素: ↑L→↓σc→ ↑使用寿命( ) ↑L→↓c → ↑平顺性 ↑L→↑纵向角刚度Cr →↓弹簧变形( ) ↑↑L →布置困难 原则上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一些 乘 用 车: L=(0.40~0.55)轴距 商用货车:前悬L=(0.26~0.35) 轴距 后悬L= (0.35~0.45) 轴距 3、钢板断面尺寸及片数的确定 1)钢板断面宽度b的确定 (1)根据简支梁公式计算钢板弹簧所需要的总惯性矩J0 J0=[(L-ks)3cδ]/48E (2)钢板弹簧总截面系数W0 W0=[FW(L-ks)]/4[σW] (3)计算钢板弹簧的平均厚度hp (4)根据hp,选钢板弹簧的片宽b 推荐b/hp=6~10 b↑→卷耳强度↑但车身侧倾时σ扭↑;前悬架,影响δmax b↓→需↑n→摩擦↑、 ↑ 2)钢板弹簧片厚h的选择 3)钢板弹簧片数n n↓→↑制造和装配、↓干摩擦、↑平顺性; 但n↓→与等强度梁的差别↑、材料利用率↓ 多片钢板弹簧:n=6~14 少片弹簧: n=1~4 (三)钢板弹簧各片长度的确定 将各片厚度hi的立方值hi3按同一比例尺沿纵坐标绘制在图上; 沿横坐标量出主片长度的一半L/2和U形螺栓中心距的一半s/2,得到A、B两点,连接A、B即得到三角形的钢板弹簧展开图; AB线与各叶片上侧边的交点即为各片长度,如果存在与主片等长的重叠片,就从B点到最后一个重叠片的上侧边端点一直线,此直线与各片上侧边的交点即为各片长度; 各片实际长度尺寸需经圆整后确定。 作图法: A B 为什么用hi3作图? 剪开前等应力梁的惯性矩 剪开后叠放的多片板簧惯性矩不变 即B=b?n 若各片厚度不等,有三组(h1、h2、h3),每组各有n1、n2、n3片,则 可见:B和h1/h、h2/h、h3/h是三次方关系 宽度B是不等厚板簧的换算宽度,所以要用换算后的宽度B去作图 h —— 为h1、h2、h3的平均厚度 所以 (四)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钢板弹簧总成在自由状态下的弧高H0 及曲率半径R0 H0:钢板弹簧各片装配后,在预压缩和U形螺栓夹紧前,其主片上表面与两端(不包括卷耳孔半径)连线间的最大高度差 H0=(fc+fa+△f) fc为静挠度; fa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