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基础工艺重点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 《服装基础工艺》是服装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高等服装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占有较重要地位。本课程解析服装常见基本缝制工艺,示范具体操做技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服装制作工艺技术。《服装基础工艺》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 服装工艺课程根据工业化制度基本生产流程组织课程内容,着重介绍生产过程的工艺基本知识与工艺方法,在实践操作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服装工艺基本知识与工艺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制作服装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服装基础工艺》课程隶属《服装工艺》的一部分,是高等院校服装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服装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是服装专业学生必迈的门槛。服装基础工艺课程从基本的缝纫知识入手,进而深入掌握常见服装的工艺知识,为后面女装、男装工艺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成衣设计》等课程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 教学内容安排 1. 工艺发展史 2. 服装生产工艺的步骤 3. 服装基础工艺:常用手针工艺 ■ 4. 部位的缝制工艺 ◆纱向的辨别◆ 面料的裁剪 ◆缝份的处理 ◆缝片的缝合◆袖子的缝制工艺 ◆下摆的处理 1. 工艺发展史 服装成衣工艺作为服装生产的技术手段,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距今约1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人类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已经学会了使用动物的筋、骨制成针和线,将兽皮、树叶等材料缝合成片包裹身体。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管状骨针和绕线棒等物,都说明那时已经产生了最原始的成衣工艺形式。 距今约1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产生了最原始的成衣工艺形式 服装加工工具的进步,促成了成衣工艺的发展 人类在14世纪发明了铜针,但直到18世纪末,成衣工具仍处于原始阶段,工艺方式一直是手工操作 14世纪--18世纪末——手工操作 19世纪初,英国人托马斯·逊特发明了手摇链式线迹缝纫机 30年代,法国人巴特勒米·西蒙纳制造了第一架有实用价值的链式线迹缝纫机英国的胜家兄弟设计了转速达600r/min的全金属锁式线迹缝纫机。这时,人们制作服装已由纯粹的手工操作进化到使用人力的机械操作 19世纪30年代使用人力的机械操作 19世纪末,马达驱动的缝纫机问世,人们开始进行机械高速化、自动化及专门化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起,缝纫机的转速已经从300r/min 提高到10000r/min以上 1965年,美国胜家公司发明了自动切线装置,使缝纫效率提高了20%左右。之后,随着电子计算机在服装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各种电脑控制的缝纫设备不断问世。现今,缝纫设备机种纷繁,常见的加工工具和设备多达4000余种。女装服饰企业中常用的有平缝机、绷缝机、包缝机、撬边机、电脑绣花机、锁眼机、钉扣机、打结机、预缩机、粘衬机等等 2. 服装生产工艺的步骤 1、生产准备:产品的设计开发、制版、样衣缝制、所需 面料辅料及缝线等材料的选配。 2、裁剪工艺:把面料、里料、衬料及其他材料按要求剪切成衣片。 3、缝制工艺:按照不同的服装材料、不同的俄款式要 求,通过科学的缝合,把衣片组合成服装的一个工艺处理过程。 4、熨烫塑形工艺:将成品或半成品,通过施加一定的温度、湿度、压力、时间等条件的操作工艺,使织物按照要求改变其经纬密度及衣片外形,进一步改善服装立体外形。 5、成品品质控制:使产品达到计划质量与目标质量相统一的控制措施。 6、后整理:根据不同的材料、款式和特定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折叠和整理形式,同时研究不同产品所选用的包装、储运方式,以保证产品的外观效果及内在质量。 3. 服装基础工艺 常用手针工艺 1、短绗(hang)针 将针由右向左间隔一定距离构成线迹,依次向前运针,用于手工缝纫和装饰点缀。 2、长短绗(hang)针 面料上为长行针迹,底料上为短绗针迹, 一般用于覆衬、打线钉。 3、缲(zao)针(环缝) 针法有三种。 第一种是由右向左、由内向外斜向缲,每针间隔0.2cm,针迹为斜扇形; 第二种为由右向左,由内向外竖向缲,缝线隐藏于贴边的夹层中间,每针间隔0.3cm; 第三种为针迹由右向左,每针间隔0.5cm,线迹宜稍松弛。 4、暗/插针 5、三角针 内外交叉、从左向右倒退,将布料依次用平针绷牢,要求正面不露出针迹,缝线不宜过紧。常用于衣服贴边处的缝合。分为正三角针和倒三角针两种。 6、拉线袢 操作方法分套、钩、拉、放、收五个步骤。常用于纽扣袢及连接里料与面料。 8、锁扣眼 钮孔在外观上分为方头和圆头两种。功能上有实用与装饰之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