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周王城布局示意 * 周王城布局示意 关于土地制度 井田法:源于原始社会,完善于西周 以九夫为井,方一里为一井,方十里为“成”,即百井;方百里为“同”,即一万井;构成井田体系。 规整的形制,周礼式都城的基础 * 关于道路制度 按等级确定道路宽度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 “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 关于建筑技术 “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絷以县,以景为规,识日中之景,与日入之景,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当时已会定水平并运用简单的天文知识来定朝向方位 * 小结 (1)《周礼·考工记》将等级制度思想全部贯穿其中规范化、程式化,形成古代城市的严整与韵律感。 (2)城市规划独特的艺术观——礼乐思想 “礼”与“乐”—— 代表秩序与韵律 本质:城市物质环境的创造为精神世界——政治制度的建立而服务 (3)原始的祭祀观念影响到古代城市规划 祭祀建筑在城市中的显赫地位,并体现当时高度的环境规划水平 * * * 1、殷商时代城市的特点? 2、周代都城的特点? 3、《周礼·考工记》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4、解释“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意思? 5、《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城规划建设的影响? * 谢谢! * 资料来源:/blog/static/109135733201131985134698/ * 资料来源:/blog/static/109135733201131985134698/ * 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德]阿尔弗雷德.申茨著,梅青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9 * 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德]阿尔弗雷德.申茨著,梅青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9 * 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德]阿尔弗雷德.申茨著,梅青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9 * * 城市建设史 第壹章 商周时代的城市 城市建设史 第壹章 商周时代的城市 Company Logo 《城市建设史》 (城市发展史) 第 三 讲 商周时代的城市 城市起源学说 中国城市的起源 商、周时代的城市 周代城市规划思想 * 一、城市起源学说 防御说 社会分工说 私有制说 阶级说 集市说 地利说 宗教说 * 1、从狩猎、采集到饲养家禽 2、农业革命与农业居民点的出现 3、城市革命与城市的产生 早期城市产生的两个条件: 第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导致第一、第二次社会分工的产生 (必要前提) 第二、血缘以外的社会组织的形成 早期城市的特征: (1)非连续性变化、兴起和衰落 (2)规模较小,一般在1万人左右 (3)宗教和政治合一的权力结构 * 早期城市的兴起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一部城市史就是人类的文明史。“古典时代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不过这是以土地财产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在古代世界,城市连同属于它的土地是一个经济整体。”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480页 * 一说起源于三皇五帝时代 《史记·封禅书》:“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 ” 《轩辕本纪》(唐代王瓘):“黄帝筑邑,造五城” 《论贵粟疏》(西汉晁错):“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 一说起源于夏鲧[gǔn]时期 《礼记·祭法篇》正义引《世本》:“鲧作城郭” 《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君守》:“夏鲧作城” 《淮南子·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 二、中国城市的起源 1. 基本概念辩析 (1)城与廓: 《墨子·非攻篇》、《孟子·公孙丑篇》、《战国策》中都提到:“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管子·度地篇》:“内为之城,外为之廓”。 传说:在夏代,“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城与廓的区别: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城廓均是防御性的。这时已有阶级分化,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 “城廓图” * (2)城与市: 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城市的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 城市代表这种居民点产生的时代,即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 同时也指这时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而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 (3)国、邑、都、城: 国——夏前龙山文化时期,“万国时期”,由原始部落集结而成,有防御设施。 夏:分封的诸侯国、商:附属国、周:诸侯国 都——都城: 《左传》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凡是城邑有先君之主宗庙的,才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T∕CCSAS 001-2018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pdf
- 07J912-1变配电所图集.pdf VIP
- 基于PLC控制的小车自动化送料系统设计(毕业论文).doc VIP
-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VIP
- 中国社会的不婚现象:现实与潜在影响探讨.docx VIP
- 2025最新高级生命支持(ACLS)理论考核试题和答案.docx
- 5.2《稻》《作酢法》+二则(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VIP
- 2025年非车险考试题 .pdf VIP
-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