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白髮與臍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課白髮與臍帶.doc

第九課 白髮與臍帶    林文月 題解 本文寫於民國七十二年,作者在母親冥誕之日,懷想母親生前種種,並深深感念親恩。 ◆林文月的母親——連夏甸女士 林文月的母親——連夏甸女士,生於西元一八九八年,卒於一九七九年,享年八十二歲。她是臺灣通史作者連雅堂先生的長女。連雅堂先生有三女一子,分別是長女夏甸、次女春臺、三女秋漢及獨子震東。 1.母親的素描 「我的母親年輕時,曾在臺北大稻埕的天主教會學校靜修女子中學讀過書。那一所女子中學,在當時是相當開明摩登的,和另一間頗有傳統的第三高女,大概可謂日治時代臺灣女子所能接受最高教育的學府罷。母親自那所學校畢業後,一度轉徙南北;爾後遠赴上海、結婚、生育子女。再回到臺北時,已是匆匆三十年之後的事情了。 母親的身材纖細嬌小,除家務外,從未做過任何運動,唯步行似乎是她的嗜好,到哪裡都是靠雙腿步行。也許,那種勤於步行正是維持她體力充沛,和看來年輕姣好的原因罷。 我的母親因為久居上海,總喜歡穿旗袍。她最喜歡的顏色是綠。綠色碎花,或者秋香色的軟綢,最能襯托她清秀的外表。她的頭髮永遠一絲不紊地梳成一個髻子,綰在腦勺後;外出之際,有時便在那個髮髻上插一隻翡翠簪子,或細粒珍珠編製的蝴蝶簪子什麼的。我最喜歡看薄施脂粉打扮停妥後的母親。那時候的她,與平日居家忙碌時頗不相同,也許是穿上合身的旗袍罷,看來有些矜持,但十分美麗。我美麗的母親走在午後延平北路的亭仔腳窄道上,人人都會對她投以驚奇的眼光。她自己或許不察覺,或許也意識到;而年少的我卻有一份隱密的驕傲在心頭。」 作者 林文月,彰化縣北斗鎮人,民國二十二年生於上海。民國三十四年返臺就學,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並曾到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退休後旅居美國,曾在史丹佛大學等校擔任客座教授,現則專事寫作。林文月與郭豫倫結婚照,於1957 林文月是當代知名的學者、作家及翻譯家,除致力於六朝文學及中、日比較文學的教學與研究之外,散文的寫作素負盛名,不論抒情、詠物、記遊,筆調溫雅醇厚,風格委婉淡遠,閃爍智慧的靈光,在眾多名家中別樹一格,曾獲得中國時報散文推薦獎、國家文藝獎散文推薦獎等。她也曾翻譯多部日本文學名著,譯筆精確而優雅,對於中、日文學的交流貢獻卓著,獲得國家文藝獎翻譯推薦獎。著有散文集 午後書房(閒適午後於書房沉思靜坐的心得感悟) 讀中文系的人(作者於臺大中文系就讀期間之創作。) 飲膳札記(記述了臺灣肉粽、蘿蔔糕、烏魚子、佛跳牆、香酥鴨等多種拿手菜的做法,以及相伴隨的往事記憶,溫馨而趣味,已成為臺灣飲食文學的代表作) 譯有 源氏物語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百萬餘字),成書在西元一○○一年至一○○八年間。以宮廷為中心,描寫平安前、中期之世相。以貴公子光源氏為中心,記敘其與各種女性的戀愛故事,有「日本紅樓夢」之稱。文筆流利,可稱為日本文學的代表作。「物語」是一種具有民族特色的日本文學體裁,原意為「談話」,後引申為故事、傳記、傳奇等。) 枕草子(日本平安時代女作家清少納言的散文集。內容主要是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和隨想。) 台大中文系的傳奇 進入課文 課文、注釋 第一大段:敘述害怕整理梳妝檯抽屜之情形和原因。 害怕整理梳妝檯的抽屜 (象徵作者內心幽微的痛處),大概是出於一種逃避心理。 在那些瓶瓶罐罐瑣物雜陳的後段隱蔽處,有兩樣心愛的東西,每回見了,都令我十分心痛。 這些年以來,我已經深切體會,悲傷不只是抽象的心理感受,並且更是極具體實在的生理痛苦。那種感受會從懵懂不明的意識轉變為十分明顯的疼痛,直襲胸口。 我害怕面對那樣的身心疼痛感受,所以不敢輕易清理這個抽屜。早晚打開抽屜的時候,總是讓它停留在半開狀態,最多也不超過三分之二,因為在那隱蔽的三分之一後段,藏著母親遺留的白髮(也代表自己的心境無法開朗) ,與曾經聯繫著母親和在她胎內的我的臍帶。(由此點出題目) --------------------------------------------------------------------------------------------------- 懵懂 迷糊無知的樣子。懵,音ㄇㄥˊ。 白髮用一張淡色的信紙包著,臍帶安放在一個素色小紙盒內。(以顏色說明,平凡中偉大的母愛)每回重見這兩樣東西,都不得不教我回憶那些悲傷的黃昏。(轉化—擬人) 第二大段:引用古詩以表達睹物思人之悲。分寫臍帶與白髮的相關回憶。 辦完喪事後的黃昏,我們都回到母親的臥室,悽楚地清理她的遺物。「但餘平生物,舉目情淒洏」。(睹物思人—引用)那個黃昏,夕陽冉冉,猶有些許燠熱,但失去母親的子女,心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