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 德 植 入 式 静 脉 输 液 港 使 用、维 护 及 故 障 处 理 巴德输液港使用及维护流 程 注 意 事 项 消 毒 注 射 部 位 按触,确认注射座的位置 洗手,戴无菌手套 以镊子夹持酒精棉块,以注射座为中心,螺旋状消毒,直径10 ~ 12厘米 同法以碘伏棉块消毒三次 穿 刺 输 液 港 非主力手触诊,找到注射座,确认注射座边缘 非主力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注射座,做成等边三角形,将注射座拱起 无损伤针自三指中心处垂直刺入穿刺隔,直达储液槽底部 穿 刺 输 液 港 注意事项 针头必须垂直刺入,以免针尖刺入输液港侧壁 穿刺动作轻柔,感觉有阻力不可强行进针,以免针尖与注射座底部推磨,形成倒钩 注射、给药前应抽回血确认位置。若抽不到回血,可注入 5ml生理盐水后再回抽,使导管在血管中飘浮起来,防止三向瓣膜贴于血管壁 静 脉 注 射 更换抽好药液的注射器,缓慢的完成静脉注射 注射完成,应以标准方式冲洗导管后再撤针(或保留针) 血 样 采 集 穿刺成功后,抽出至少5ml血液弃置不用 换一新的20ml注射器抽足量血标本 立即用20ml澄清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洗导管 将血样注入采集试管中 持 续 静 脉 输 液 抽回血后,以脉冲方式注入20ml生理盐水 根据情况,在穿刺针针尾下方垫适宜厚度的 纱布 用 7 x 9cm 的透明帖膜帖附、固定好穿刺针 用抗过敏胶布固定好延长管 夹闭延长管,分离注射器,连接输液器,打 开导管夹,可以输液 生 理 盐 水 冲 管 冲管时机: 每次使用输液港后 抽血或输注高粘滞性液体(输血、成分血、TPN、脂肪乳剂等)后,应立即冲干净导管再接其他输液 两种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 治疗间歇期每4周冲管一次 生 理 盐 水 冲 管 生理盐水用量 治疗间歇期 5 ml 常规输液、给药后 10 ml 抽血或输高粘滞性液体后 20 ml 生 理 盐 水 冲 管 冲管手法 脉冲冲管: 有节律的推动注射器活塞,推一下、停一下,使盐水产生湍流,冲刷干净管壁 正压封管: 剩余最后0.5-1ml盐水时,一手固定注射座,另一手推着注射器的活塞拔针 常 见 临 床 问 题 及 处 理 常 见 临 床 问 题 及 处 理 纤维蛋白鞘的处理: 以生理盐水冲洗,必要时可以重复多次 为了预防纤维蛋白鞘的发生,可以增加冲洗导管的频率 如果无效,可以获得医嘱,以尿激酶处理导管,溶解沉积于导管开口处的纤维蛋白 常 见 临 床 问 题 及 处 理 使用尿激酶处理血凝堵塞的导管 消毒、使用无损伤针穿刺输液港 接20ml注射器,轻柔注入2ml尿激酶(5000u/ml) 保留15分钟 将输液港中的尿激酶和血块等抽回 若抽不到回血,重复灌注尿激酶 导管通畅后,使用20ml以上的澄清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干净导管并正压封管 常 见 临 床 问 题 及 处 理 使用尿激酶的注意事项 堵塞严重的导管可能不能注入2ml尿激酶。 如果感觉阻力太强, 不能注入尿激酶,应考虑使用负压方式 重复灌注尿激酶应视病人血小板情况而定 血小板20,000/mm3,4小时内如需重复灌注,需将溶液再稀释3倍 血小板20,000/mm3 ,4小时内仅重复灌注1次 灌注总量不超过15,000单位 常 见 临 床 问 题 及 处 理 药物外渗 可能原因 蝶翼针固定松脱 蝶翼针过短, 无法进入到输液座 导管锁脱落 穿刺隔损坏导致外渗 导管破裂 解決方法 重新固定 选择合适长度的蝶翼针重新穿刺 立即联系医生,进行处置 是否使用无损针进行输液 须使用10ml注射器進行輸液, 以避免产生過大的压力 “Chemtherapy Extravasation From Implanted Ports” -Lisa Schulmeister and Dawn Camp-Sorrell Schulmeister Vol.27, No.3, 2000 输液座发生”外渗現象”在最近的研究中所报告的发生率为0.3%~4.7%。 造成输液座外渗現象的四种原因; 針头放置不完全或针头脱落 导管末端形成血栓或纤维蛋白鞘 导管穿破上腔静脉管壁 导管破裂或与输液座分离 长时间重复压迫是造成导管脆弱和分离的主因; 导管破裂也可能是因为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注射或冲洗, 当破裂处发生于注射座与血管穿刺处之间就会发生皮下组织的外滲。导管破裂的发生率一般的报告约为2% 输液座完全阻塞 可能原因 冲洗不充分 是否保持正压方式移除蝶翼针或无损针 每次輸液前抽回血后, 是否以20cc N/S 冲洗 是否正确封管 解決方法 以Urokinase(5000U/ml) 灌入约20-30分钟 具体方法见尿激酶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