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年龄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同。少儿期与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一般成年人有区别。 少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老年人肝肾功能普遍减退,都会影响药物的体内代谢及排泄功能,故用量应适当减少。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虚,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故用攻病法邪药物时宜减量使用;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不宜用参、茸骤补。 * 不同性别,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明显差异,妇女一方面因体重差异,一方面由于激素的影响,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颇有不同。如定坤丹、调经丸、乌鸡白凤丸适用于妇科;而催吐药、峻泻药则禁用于孕妇。 ??? 情志、精神状态对药物的作用也有影响。所谓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对药物作用的发挥,显有影响。 ??? * (2)病理状态的影响 病理状态也可以影响药物的作用,例如黄芩、穿心莲等药,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发热病人用后,出现解热作用。又如五苓散在实验中对犬和小鼠不出现利尿作用,但对临床上患有水肿、小便不利的病人,则具有利尿作用。肝肾患病,功能减弱,可以影响药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往往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 * 还有人工发热动物模型所筛选出来的具有退热作用的中药,临床用于病人不够满意,如穿心莲;也有一些清热药对病人甚效,而实验结果并不一定理想,如白虎汤。这也说明动物模型与人的疾病之间,还存在某些差异。 * (3)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影响 肠内正常菌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十分强大。中药是一种多成分药物,多以口服形式给药,肠内菌群对其代谢上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不同类型的细菌能够产生不同的酶,并能催化不同类型的药物代谢反应。肠内菌对药物的作用主要起分解反应,使药物分子量相对减小,极性减弱,脂溶性增强,往往伴有药效或毒性成分的产生和加强。 * 如在肠内菌的作用下黄芩中的黄芩苷转化成黄芩素,抗过敏作用增强;山板子中的桅子苷转化为京尼平,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加强;番泻苷A和B是大黄和番泻叶的主要成分,它们本身并没有泻下活性,口服后在肠内经菌群代谢生成有泻下活性的大黄酸蒽酮。肠内菌群对药物的代谢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 * 第三节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条件等,对机体的情志、健康及药物的治疗作用都有影响。 环境对药物的影响,也为众所周知。例如地理条件、气候寒暖、饮食起居、家庭环境、居住部位,都对人的健康有较大影响。人被环境影响精神不舒时,可直接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一般在四肢运动时,腹腔内脏的血流量减少,这对一些腹部疾患的恢复是不利的。此外,在肺部炎症时,如被迫过多劳动,可使炎症向周围组织扩散,病情恶化。 * 近年根据生物活动表现的昼夜节律,体温、肾上腺索、皮质激素分泌等的昼夜波动,常与外界环境的昼夜变化有关。药物作用也常皇现此种昼夜节律,例如附子、乌头,通过测定其所含乌头碱量及参附注射液的急性毒性,证实动物对其敏感性存在昼夜节律。 * 乌头碱的毒性午时(13点)最高(66.7%);戌时最低(13.3%),两组差异显著。参附注射液静脉注射,子时LD50值为9.8629/kg,午时为8.308/kg。又如雷公藤的醋酸乙酯提取物是一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于24小时内按不同时辰,每4小时给小鼠分组给药,观察给药后一周内的死亡率,发现其毒性具有明显的时辰节律,以中午12点给药者死亡率最高,20点至次晨8点给药者死亡率最低。 * 课后思考 1.中药药理所特有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举 例说明。 2.中药配伍的目的是什么? 3.中药七情中,何者是“协同”?何者属“ 拮抗”?何者“减毒”?何者为配互禁忌? 七情的概念是什么? * 第四章 中药药理作用特点及研究思路 1.掌握中药药理的作用特点及中药药理作 用与功效的关系。 2.了解中药复方药理研究和中药药理学研 究思路。 * 第一节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中药既有与西药相同的某些基本作用规律,又有其自身的一些作用特点。 中药通过使机体原有功能的增强或减弱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起到防病和治病的作用 * 1.中药作用的两重性 中药对机体既可产生治疗作用又可产生不良反应 ☆如清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既能通过解热、镇痛等作用缓解发热、头痛等症状,产生对症治疗,又能通过抗菌、抗病毒等作用产生对因治疗。 ☆中药之有毒无毒、十八反、十九畏、禁忌等,强调了中药的不良反应和毒性;而中药传统口服给药方法显示中药具有毒性低,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 2.中药作用的差异性 中药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职业健康知识讲座资料.ppt
-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料.ppt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件_第3章1资料.ppt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读后感写作指导资料.ppt
- 电磁兼容设计演示文稿(黑白版打印用)资料.ppt
- 职业能力与职业适应资料.ppt
- 《挑战不良班风》主题班会课件资料.ppt
-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资料.ppt
- 电工复审第三章__触电事故及现场救护练习题资料.ppt
- 职业卫生管理台帐201112资料.ppt
- 2025届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一诊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等五校重点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天水市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金华市重点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九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扬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高级中学高考物理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清远市华侨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辽宁省凤城市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仿真卷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