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教程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 【情景导入】为何需要民主决策? 共同探究:精英决策的利与弊? 结论:“理性”的精英却极有可能作出 “非理性”的决策! 精英决策 一是信息不对称:政府无法全面反映公民意见,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二是政府也可能是“经济人”:从部门利益或地方利益进行决策。 长处 不足 效率较高;专业理性。 * 共同探究:决策失误之害? 2004年是中国的审计风暴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披露,国家电力公司原领导班子因决策失误,造成78.4亿元重大损失,同时还有45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对此,李金华愤言:“有些决策失误比贪污腐败更可怕!” 【情景导入】为何需要民主决策? * 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 防渗前的荷花茂密茁壮 防渗后的荷花零落凋敝 保护?毁坏!2005年3月,圆明园一个铺设防渗膜的工程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国家环保总局紧急叫停这一工程,并就这一问题举行听证会。 启发:防止决策失误的有效途径就是允许公众参与决策。 共同探究:如何防止决策 失误?   材料1:2008年8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在制定的过程中,各地的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在网上开设了集体博客,向市民征集议案,人大代表们就将从这些议案中筛选出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交各级人大进行审议、决策。 一、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 决策 公民 决策机关 市民 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 审议、决策 1、间接参与民主决策 * 十一届全国人大共有2985名代表,透视这份代表名单,最大的亮点就是——代表构成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表现在:每个少数民族都有代表;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多了;领导干部代表较上届减少;妇女代表比上届有所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广泛代表性,有利于充分反映民意和民愿,从而确保全国人大更加合理地进行决策。   材料2: 2008年8月,教育部启动《纲要》的制定。2009年1月至2月首轮公开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210多万条,发来信函14000多封。政府真诚倾听民意的姿态更加激发了民众参与的热情。第一轮征求意见中,从10来岁的小学生到91岁的白发老人,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都积极参与到这场开放式的讨论中。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方式来反映自己意见呢? 群众热情为什么会高涨? 《纲要》为什么征求群众意见?   我们的领导机关,就制定政策、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一方面来说,就是一个加工场,工厂没有原料不可能进行加工,没有数量上充分和质量上适当的原料就不可能制造出好的成品来 ——毛泽东 这里的“原料”代指的什么? 人民的意见建议,社情民意 2、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依据或意义 适用范围 具体方式 含义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BBS论坛、新闻媒体 除涉及国家秘密以外的所有事项 依据: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最重要的信息资源。 意义: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也是公民积极参与决策的过程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2012年9月,全国各地开展打击“地沟油”犯罪专项行动。在某市开展的“我为‘食品安全’献一计”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建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3000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的建议被政府采纳。材料中某市市民参与政府决策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D.信访举报制度 √   材料3:《纲要》工作小组组织了11个战略专题组,动员全国各地500位专家学者,参与调研,全国各地有3000多人次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了座谈和研讨。同时还聘请了100位高层的专家组成咨询专家队伍。 思考: 1、从参与者看,材料二跟材料三有什么不同?从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纲要》形成中听取了哪些人的意见? 2、为什么请他们来座谈?这种决策方式以什么具体方式进行的呢? (2)专家咨询制度 意义 适用范围 具体 方式 含义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信息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论证会 座谈会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意义:听取专家意见,集中学者智慧,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1980年7月,邓小平视察长江三峡,就三峡工程的一系列问题征询了有关专家的意见。1986年6月,国务院又从全国65个单位抽调412名专家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三峡工程的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论证。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通过这一方案的时候充分听取了这些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 ) A.这种决策是民主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这种决策与人民利益无关 C.这种决策属于公民通过社情

文档评论(0)

三沙市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