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性的的研究和评价.ppt

  1.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疾病防治性的的研究和评价.ppt

* * * (3)药物分配编盲的实施 整个编盲过程需有人监督和质控。 (4)盲底及盲底的保存 盲法编码又称为盲底,药品按处理编码进行分配包装以后,全部处理编码所形成的盲底连同产生随机数的初值、区组的长度等参数,密封后一式两份分别交主研单位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申办单位妥善保存,试验期间盲底不得拆阅。 (5)编盲记录 全部药品编码过程应由编盲者写成文件形式,即编盲记录,作为该临床试验的文件之一保存。 二、双盲双模拟技术 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的具体步骤为:首先需要制备与实验药物外观相同的安慰剂,即试验药的安慰剂;再制备一个与阳性对照药外观相同的安慰剂,即对照药的安慰剂。实验组的受试者使用实验药与对照药的安慰剂;而对照组的受试者则使用对照药与实验药的安慰剂。 例 黄紫止咳颗粒是江西某制药厂生产的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一种新型药物,在临床试验中采用双盲双模拟技术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检验。阳性对照药物为通宣理肺口服液。黄紫止咳颗粒为袋装冲剂,每次1袋(每袋5g),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冲服;通宣理肺口服液为瓶装液,每次2瓶,每日3次。 试验前需制备黄紫止咳颗粒和通宣理肺口服液的安慰剂,其安慰剂在外形包装、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等方面应与药物一致。实际试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用药情况分别为: 实验组:黄紫止咳颗粒(每日3次,每次一袋)+通宣理肺口服液的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2瓶) 对照组:通宣理肺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2瓶)+黄紫止咳颗粒的安慰剂(每日3次,每次一袋) 双盲双模拟技术因将增加研究对象的用药量和用药次数而较难实施,并且可能由此影响受试者的依从性。 三、胶囊技术 (capsule technique) 即将实验药和对照药分别装入一个外型完全相同的胶囊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服用的是含有不同药物的形状相同的胶囊。 四、揭盲技术 1.常规揭盲技术 双盲临床试验中如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病例数相等,则需要采用二次揭盲法。 两次揭盲均应有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人员的监督。病例报告全部录入电脑后,并经过监查员、数据管理员、生物统计员审核检查。经盲态审核(blind review)、数据锁定(lock)后,由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次揭盲。 第一次揭盲的内容为告知分析人员各病例号所对应的分组情况(如A组或B组),但不告知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具体分组情况,与数据连接后,用事先编好的统计程序分析。 当统计分析结束后,交由主要研究者及各个中心的负责研究者,写出临床试验的总结报告或分析报告后,经参加临床试验的全体人员确认后,由监督管理人员进行第二次揭盲,告知哪一组为实验组,哪一组为对照组。 当双盲临床试验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例数不相等时,只需要第一次揭盲,不存在第二次揭盲。 2.紧急个案揭盲技术 在双盲试验中,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或病人需抢救等情况时,需知道受试者所用药品。但若将密封的盲底打开,则意味着双盲临床试验的失败。因此,在双盲临床试验必须考虑紧急揭盲的问题时,由各中心试验负责人和申办者协商后决定紧急揭盲,拆阅相应应急信件,这就是紧急个案揭盲技术。 在双盲临床试验进行过程中,盲底一旦泄漏,或者应急信件的拆阅率超过20%,则意味着双盲试验失败,需要重新安排另一个新的临床试验。 国际上关于新临床试验的分期 Ⅰ期 临床药理学毒理学研究 Ⅱ期 疗效的初步临床研究 Ⅲ期 全面的疗效评价 Ⅳ期 销售后的监测 Ⅰ期临床试验:10-30人,临床药理学和人体安全性评价,观察人体耐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确定安全剂量范围,以及副作用,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Ⅱ期临床试验:RCT,100-300人,初步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并进一步评价安全性,推荐临床用药剂量。 Ⅲ期临床试验:Multicenter RCT,进一步确定有效性,监测副作用,同标准疗法比较,收集安全用药信息。 Ⅳ期临床试验:新药批准上市后监测,获得广泛使用后不同人群的长期使用效果,以及远期或罕见副作用的发生率。 不合格 ineligibility 不依从 noncompliance 失访 loss to follow-up 临床试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随机对照干预试验实际依从和分组 意向性分析(intention-to-treat (ITT) analysis) 比较①组+②

文档评论(0)

5566ww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22115144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