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中国封建社会的立法摘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宋朝的编敕 汉令、唐格、宋敕 “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 宋代仍有“格”这种法律形式,但其性质已经不是君主敕令的汇编,而是有关定量的法规。例如《田格》、《赏格》 《建隆新编敕》是宋第一部编敕,此后编敕不断,两宋时期编敕的特点: 第一,编敕活动极为频繁,且数量繁多 第二,设有专门的编敕机构—详定编敕所 第三,编敕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 神宗“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 二、《大元通制》与《元典章》 (一)元朝的立法活动 从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北京,至1368年灭亡,共11帝98年。 “附会汉法” 元朝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至元新格》 (二)《大元通制》 英宗至治三年(1323)颁布施行,20篇,2539条,断例717条、条格1151、诏制94、令类577。 (三)《元典章》 元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元典章》,全名《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分前集、新集 前集60卷,分为十大门类,每门下又分目。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新集不分卷,八大门类。门下设目。国典、朝纲、吏、户、礼、兵、刑、工。 是我国以典章形式出现的第一部法规汇编 (四)元朝立法的特点 1、以法律维护民族间不平等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烧埋银” 2、立法形式注重判例 3、保留奴隶制残余 4、刑罚野蛮残酷 三、《大明律》、《明大诰》、《明会典》 1368-1644 (一)立法指导思想 1、重典治国 周公“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罚世轻世重” “奈何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 刘基“宋元以后,宽纵日久,当使纲纪振肃而后惠政可施也”。 * “重典治国”包括“重典治吏” 和“重典治民” “昔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间疾苦,视之漠然,心实怒之” 胡惟庸案、蓝玉案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汝治平世,刑自当轻,所谓刑罚世轻世重也” 2、“法贵简当,使人易晓” “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 3、礼法结合,明刑弼教 《尚书·大禹谟》:“明于五刑,以弻五教”。 朱熹:“礼字,法字实理字”,“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刑以弻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而其叮咛深切之意,未尝不在乎此也。” “朕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 (二)《大明律》的制定及其体例 1367年《吴元年律令》 李善长:“历代之律,皆以汉九章为宗,至唐始集其成,今制宜遵唐旧”。 1373年,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修订。“群臣所定律令有未妥者,吾特以一己意见决之,而众辄以为然,鲜有执论”。 1374年《洪武七年律》 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律》 1397年《洪武三十年律》 * “群臣有稍议更改,即坐以变乱祖制之罪”。 “太祖之于律令也,草创于吴元年,更定于洪武六年,整齐于二十二年,至三十年始颁示天下”。 30卷7篇460条 《大明律》是中华法系又一代表性法典,其主要特点: 1、在体例上,首创名例、吏、户、礼、兵、刑、工七篇体制 2、每篇又分成若干门类,便于寻检条文。 例如:户律篇,分为户役、田宅、婚姻、仓库、课程、钱债、市厘 3、律首附有五刑图、丧服图、六赃图等图表,使援引者一目了然。 4、明律与唐律相比是“重其所重,轻其所轻”。 《大明律》书影 (三)《明大诰》 大诰为朱元璋独创,是以皇帝命令的形式发布的一种特别的刑事法规,其效率高于明律。 大诰之名来源于《尚书·大诰》 《御制大诰》74条;《御制大诰续编》87条;《御制大诰三编》43条;《大诰武臣》32条,共236条。 《明大诰》的特点: 1、规定许多《大明律》所没有的严酷刑罚 2、同一犯罪,《明大诰》比《大明律》规定的更重 3、将贪官污吏作为重点打击的对象 4、大诰是中国法制史上空前普及的法律 “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无者每加一等”。 (四)《明会典》 《明会典》是明代官修的一部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典。 英宗、孝宗《大明会典》 武宗《正德会典》 世宗《嘉靖续纂会典》 *神宗《万历重修会典》,张居正主持。 《明会典》就是指《万历重修会典》,共228卷,基本仿照《唐六典》的编纂体例,以明朝官职制度为纲,分述各行政机构的执掌、建制、沿革、管理制度以及礼仪、礼制等。 行政机构分文职衙门与武职衙门 四、清代立法 (一)《大清律例》 入关前,以“参汉酌金”作为法制建设的指导方针。 皇太极仿效“古圣王之成法”。“我国之人,向未谙典礼,故言语书词,上下贵贱之分,或未详晰。朕阅古制,凡上下对问,各有分别。自今俱宜仿古制行之”。 1644年入关后,多尔衮采用“以汉治汉”的方针,全面接受儒家文化,以“天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