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选择与活动方案设计 主 讲:敬 军 主要内容 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周课时是多少? A.1课时 B.2课时 C.3课时 D.4课时 正确答案:C 概念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他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 产生基础: 小学常见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1.自来水、纯净水与人体健康。2.白色污染的调查。3.白雪修正液的污染。4.温室效应与人类生存环境。5.废电池的危害与利用。6.洗衣粉的利与弊。 7.塑料包装袋的研究与改革。8.酸雨的监测和酸雨的危害。9.厄尔尼诺现象的探究。10.化废为宝——垃圾的处理和利用。11.对当地名木古树的调查研究。12.“大棚菜”与“田间菜”的区别。 13.对某种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及无土栽培的优越性。14.绿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15.调查当地的植被状况,探讨环境污染与植被的变化的关系。16.农村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发展方向。17.水污染的初步调查、研究及净化。18.洗涤剂的成分研究与再开发。 19.农药与农业。20.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21.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2.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23.走出国门认识世界。24.科技宣传活动。 25.关心家乡的特色产业。26.路在我们脚下。27.打卡生活。28.设计班级形象宣传画。29.考察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和人文景观等活动。30.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管理服务活动。 第一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准备工作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基础工作,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进行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 学生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前必须了解的重要内容: 一、了解学生 (一)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 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前,应当: 查阅学生所使用的各学科的课本。 查阅学生主要使用的课外参考书。 查阅学校图书馆学生借阅课外读物的情况。 了解学生已经接触到哪些基础知识。 形成了怎样的知识结构。 哪些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已经实现了内化、类化。 哪些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已经可以应用或熟练运用。 (二)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生将知识与自己日常的直觉经验联系起来、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在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前,教师要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谈、与学生家长的交谈、对学生在校行为的观察、指导学生主动回忆个人经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灵活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并使之得以尽情的发挥。 (三)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 调查结果表明: 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是实验 (25.9%)、用电脑(21.2%)、课外阅读(12.3%)。 而学生评价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则是听讲(21.9%)、 作业练习(18.5%)、实验(17.0%)。 (四)了解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学生的疑问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处境与感受学生的疑问,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要关注学生的状态、反应,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局面中走出来,在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活力。 (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 要。学生的发展是实施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课程设计的根本方向。只有了解学生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个性指在一定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 较固定的特性。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个性的全面了解,就可以为分组探究、相互促进的设计打基础。 调查课程资源,教师要亲历亲为,更有效的方法是师生合作调查,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设计阶段,可以结合实例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如索引、文摘、百度全书等)。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教师要做好心里辅导能力的准备、有关资料的准备、 有关条件的准备以及方案设计的示范准备等。 (一)心理辅导能力准备 教师可以对学生展开如下几个方面的心理辅导: (二)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