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蔡元培资料祥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平简介(1868——1940) 仕途顺畅: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山阴县人,生于小康商人世家,5岁入家塾,10岁丧父从小熟读经史典籍,学做八股文。 17岁中秀才,18岁设馆教书,22岁中举人,娶第一位夫人;23岁成为贡士,25岁经殿试中进士,被点位翰林院庶吉士,27岁授职翰林院编修。(1894年)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的大炮把他惊醒了. 辞官从教,踏上革命征途。绍兴、诸暨、杭州-上海-1902年游日认识孙中山-1903年爱国学社,爱国女社-1904,37岁上海成立光复会-第二年并入同盟会 不惑之年游学德国,奠定教育理想(1907-1911) 1912,担任南京临时政府首任教育总长,发布中国第一个中学和大学令。 留学法国(1913-1916)1916,12,26授命担任北大校长 主要教育实践及思想 (一)改革北京大学  背景:当时的北大表现为校政腐败,学校制度混乱,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等。 第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大学性质应该成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 改变学生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二)五育并举的思想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背景:改革刚刚起步,只是颁布了一些具体的暂行规定,还缺乏明确的教育指导思想,缺乏新的教育宗旨。 关于美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德育、智育、体育所难以取代的。美感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 他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 美育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两层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尤其是在人类面临战争的相互残杀,或者在“物质愈发达,情感愈衰颓”的社会环境中,美育的作用更为显著。 (三)“教育独立”思想 背景:1920年至1922年,教育界在历届军阀政府的摧残、控制之下,危机日趋严重,特别是军阀政府把经费都用于打仗,使教育经费极其短缺。当时各政党的政客又都是为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经营,从私利出发去干预教育。帝国主义在华办的学校则由基督教会控制,侵害中国的教育权。在这样的局势下,教育很难办好。此时,一个要求摆脱军阀控制、脱离宗教影响的教育独立运动开始了,蔡先生是这一运动的主帅。 (四)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 蔡元培反对封建主义教育对学生个性的束缚。主张应该使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地发展。他主张教育应该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用适当的方法教育之,教育者不要事先有个固定的办法,去约束受教育者,他说:[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他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主张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强调学生的自动、自学、自助等。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只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去帮助他们。 * * 第三讲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1916——1927 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数次请辞。 1920年初,蔡元培与李石曾、吴敬恒,利用庚子赔款,创办中法大学于北京。蔡元培任校长。 1928年后担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 “九·一八”事变后主张抗日,拥护国共合作。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与宋庆龄、鲁迅等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开展抗日爱国运动。曾电救杨开慧烈士,援救许德珩等爱国民主人士,营救丁玲、朱宜权等共产党员。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巅华人公墓 第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第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行政管理) 第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学科设置与教学制度) 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先5科变3科,后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还有不少开风气之先的改革 :招女性入学,多种类型学生,开放办学等 1912年2月间蔡元培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思想。 军国民教育(军事体育教育) 实利主义教育被蔡元培认为是富国的手段,加强科学技术教育,发展国民经济。 公民道德教育:自由、平等、博爱 世界观的教育为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所首创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它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进行世界观教育就在于

文档评论(0)

文档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