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国际贸易理论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开章案例】 中美纺织品贸易现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超过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地区,中国就一直牢牢占据着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生产国的王座。中国的棉纺、丝绸生产能力均居世界第一位,毛纺产品的生产能力居第二位。 美国是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 中国是美国棉花等纺织原料的重要出口市场。 中国廉价的纺织服装为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利益。 第一节 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绝对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1.确定绝对优势的方法 2.绝对优势模型 (四)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简评 积极意义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三)比较优势理论模型 (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简评 积极意义 三、资源禀赋论 (一)资源禀赋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与要素禀赋论相关的几个概念 (三)要素禀赋论的内容 (四)对资源禀赋论的简评 积极意义 第三节 保护贸易理论 一、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一)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提出 (二)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内容 2.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目的、主要对象、手段与时间 (三)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简评 二、凯恩斯的超贸易保护主义 (一)超贸易保护主义的提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三)对超贸易保护理论的简评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简要评述 积极意义 将长期化和动态化的研究方法,丰富了国际贸易 研究方法 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揭示的贸易格局变化特征与新型工业产品的贸易 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局限性 对国际贸易收益的分配问题不能进行有效的解释 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工业行业或工业产品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产生 (二)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内容 (三)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 (四)产业内贸易程度的衡量 第四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一、技术差距论 * 第一节 西方传统自由贸易理论 第二节 保护贸易理论 第三节 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章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 【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与难点】 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包括自由贸易学说和保护贸易学说。 1.自由贸易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2.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及其理论基础 应如何解释中美纺织品贸易现象? ⒈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⒉交换产生分工 ⒊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 ⒋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假设只有英国和葡萄牙两个国家,并且只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两种产品,且在生产中只投入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两国分工前后,产量和劳动消耗量如表2—1所示。 (1)其假设条件在现实中难以满足 (2)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情形 (3) 颠倒了分工与交换的关系 (4)是一种短期的静态的分析 (1)理论上论证了分工的重要意义 (2)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 (3)从理论上论证了自由贸易的重要意义 (4)为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局限性 最有效和最有利的国际分工是各国集中生 产比较成本最有利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假设只有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只生产毛呢和葡萄酒两种产品;在生产中只投入同一种生产要素——劳动;两国生产的产品是完全同质的。 两国分工前后,产量和劳动消耗量如表2—2所示。 (1)其假设条件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 (2)无法解释国际贸易条件是如何决定的 (3)贯彻劳动价值论不彻底 (1)为废除《谷物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英国自由贸易发展 (2)克服了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的逻辑上的缺陷 局限性 生产要素和要素价格 要素禀赋和要素丰裕程度 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 1.生产要素供给比例理论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3)商品成本比例不同是由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4)生产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生产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二)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在开放的经济中,各国间因自然禀赋不同而导致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异将通过商品的国际移动,从而逐步消除。 (1)忽视了国内国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 (2)也是一种静态的短期的分析。 (1)进一步完善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 (2)引入一般均衡理论,丰富了国际贸易的研究方法 (3)为一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提供了一种思路 局限性 ⑴比较成本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