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第四章细菌耐药检验资料祥解.ppt

微生物检验第四章细菌耐药检验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葡萄球菌属的天然耐药 对第一代喹诺酮类天然耐药。 腐生葡萄球菌对磷霉素天然耐药。 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氨曲南、头霉素类。 2.肠球菌的天然耐药 对一、二、三、四头孢菌素、克林霉素、磺胺类、氨基糖苷类(高浓度除外)天然耐药。 可选范围: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头孢硫脒等。 3.链球菌天然耐药 肺炎链球菌对第一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并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敏感性低。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天然耐药或对水平耐药。 4.李斯特菌天然耐药 对磺胺类、杆菌肽、多粘菌素、头孢菌素类天然耐药。 肺炎链球菌 新的青霉素折点 (μg/ml) 敏感 中介 耐药 青霉素注射 (非脑膜炎) ≤2 4 ?8 青霉素注射 (脑膜炎) ≤0.06 - ?0.12 青霉素 (口服青霉素 V) ≤0.06 0.12-1 ?2 CLSI M100-S19. Table 2G. 纸片药物含量 抑菌圈 (mm) MIC (μg/ml) 等效的MIC R I S R S 青霉素 1 μg 苯唑西林 - - ?20 - ≤0.06 CLSI M100-S19. Table 2G. 肺炎链球菌 纸片扩散法-使用苯唑西林纸片作为青霉素敏感性的替代纸片 ?20 mm - 报告“敏感”: 青霉素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其他?-内酰胺类 ?19 mm - 进行MIC实验: 青霉素 苯唑西林纸片敏感或?20 mm 对应脑膜炎或口服青霉素的敏感折点(MIC ≤0.06 μg/ml) CLSI M100-S19. Table 2G. 肺炎链球菌 纸片扩散法-使用苯唑西林纸片作为青霉素敏感性的替代纸片 肺炎链球菌青霉素Etest MIC结果判读 青霉素MIC的Etest测定 肺炎链球菌 MIC = 3 ?g/ml * 第十一章 细菌耐药性检测 细菌的常见耐药机制 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四种: 产生一种或多种水解酶、钝化酶和修饰酶; 抗生素作用的靶位改变,包括青霉素结合蛋白位点、DNA解旋酶、DNA拓扑异构酶Ⅳ的改变等; 细菌膜的通透性下降,包括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通道蛋白丢失; 细菌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 在上述耐药机制中,第一、二种耐药机制具有专一性,第三、四种耐药机制不具有专一性。 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酶是一类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灭活酶;该酶位于革兰阳性球菌菌体外,革兰阴性杆菌间质中; 检测方法有微生物培养法、碘-淀粉法、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其中头孢硝噻吩纸片法因为简单、方便、快速,应用于临床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ESBLs是指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的一类酶; ESBLs不能水解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能被克拉维酸、舒巴坦和他唑巴坦等?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 ESBLs主要见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此外也见于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变形杆菌属、沙雷菌属等其他肠杆菌科细菌、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稀释法,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可怀疑该菌株产生ESBL: 头孢他啶或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或氨曲南MIC≥2mg /mL 或头孢泊肟MIC≥8mg /mL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纸片法,出现以下一种情况即可怀疑该菌株产生ESBL (筛选阳性): 头孢泊肟≤17mm 头孢他啶≤22mm 头孢噻肟≤27mm 头孢曲松≤25mm 氨曲南 ≤27mm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纸片法(表型确认试验) 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 任一复方制剂的抑菌圈直径与相应单药抑菌圈直径相差≥5mm时,即可判断该菌产ESBL。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稀释法(表型确认试验) 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 任何一组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MIC值比相应单药的MIC降低3个稀释度者即可判定该菌为产ESBL菌株。 AmpC酶的特征 AmpC酶是在革兰阴性菌中发现的由染色体或质粒介导的水解头孢菌素的Ⅰ型β内酰胺酶,可分为诱导酶和非诱导酶。 与ESBLs不同的是,AmpC酶对三代头孢菌素耐药但对四代头孢菌素敏感且不被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所抑制,但其酶活性可被氯唑西林和硼酸抑制。 AmpC酶的检测方法 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是检测AmpC酶的经典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以硼酸化合物为抑制剂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AmpC Disk、头孢西丁琼脂基础法等。 碳青霉烯酶 碳青霉烯酶可以定义为具有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活性的β-内酰胺酶,主要分布于β-内酰胺酶A、B、D类中。 根据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