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静脉用药安全与管理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静脉用药安全与管理 静脉输液的现状 目前我国超过80%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不同形式的静脉输液治疗,并且往往持续到治疗结束。 WHO调查显示: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高达80%,而美国只有20%,英国22%,国际平均30%。 资料统计表明:临床有95%以上有关的输液中添加了药物。 而这些药物的配制与使用均由护士完成。 静脉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1) 错用药 过敏反应 药物保存不当 药物过期 静脉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2) 剂量错误 给药方法错误 药物互相作用 给药次数错误 静脉药物治疗中的常见问题(3) 给药速度不合理 用药时间不合理 医护人员对药物作用与副作用缺乏全面了解 无菌观念不强 潜在的用药问题 对医嘱理解 配药时拿错药 剂量错误 未仔细阅读说明书 对依从性认识不够 不懂得疾病过程 与患者交流不够 健康宣教不到位 患者用药特点(1)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敏感性 药物耐受性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皮质激素 降压药 利尿剂 患者用药特点(2) 肝功能不良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药物代谢 药物性肝损害 肝功能不良患者禁用或慎用:抗结核药、甲亢用药、解热镇痛药、调血脂药 定期检测肝功能 抗凝药需要监测 患者用药特点(4) 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给药途径 给药剂量 药物的选择 用药后要密切观察 患者用药特点(3) 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蓄积中毒 避免使用或慎用:利尿剂、抗凝剂 注意减量:庆大霉素、地高辛、苯海拉明胰岛素、甲氰咪胍、法莫替丁 患者用药特点(5) 注射部位与吸收途径特点: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直接入血 肌肉注射:有吸收过程, 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和淋巴--血液 皮下注射:血管少,血流速度慢 ,药物吸收较肌肉慢 皮内注射:药物吸收差 ,只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鞘内注射: 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直接向脑组织分布 药物特点(1) 过敏反应类药物: 青霉素、链霉素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碘化物 胰岛素、胸腺肽 血清、疫苗、细胞因子以及其他蛋白制剂 中药注射剂 药物特点(2) 导致电解质紊乱类药物:低血钾如噻嗪类利尿剂、皮质激素等 药物导致电解质紊乱:高血钾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拮抗剂、止痛剂、保钾利尿剂、含钾盐 可导致心律失常类药物:茶碱类、抗抑郁药、中枢兴奋药以及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等 药物特点(4) 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产生沉淀(pH值改变,溶媒变化) 活性成分降解 结合物成为过敏原 与注射容器发生吸附 药物特点(5)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影响药物与受体结合 改变电解质平衡 呋塞米引起钾丢失,可加大强心苷心脏毒性 作用于同一生理系统或生化代谢系统的药物可能产生相加、增强或对抗作用 西地兰与钙剂同时对心脏传导作用的抑制 华法令与阿司匹林的抗凝协同作用 氯丙嗪增强多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的作用 药物特点(6) 近年医学工作者依据不同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与血药浓度或作用时间的相关性,将抗菌药物分为两大类: 浓度依赖性:增加每次给药剂量,易达到最大杀菌作用。一日剂量应一次给予。常用的有: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两性霉素B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与药物浓度关系不密切,而与抗生素浓度维持在细菌MIC之上有关。临床用药目的在于维持药物浓度在细菌MIC之上一定时间。一日剂量应分次给予。 常用的有: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林可霉素 提高用药安全(1) (一)安全用药5个正确的原则 正确的患者 正确的药品 正确的剂量 正确的给药途径 正确的时间 提高用药安全(2) (二)诊疗区药柜内的药品管理 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 避光:不透光的容器、棕色瓶、黑纸包裹 密闭:容器密闭,防尘土和异物 阴凉:≤20℃ 冷藏:2-10℃ 常温:10-30℃ 毒、剧、麻醉药严格管理和登记 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应严格分开放 提高用药安全(3) (三)有误用风险的药品管理制度/规范 1.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性等高危险药品,必须单独存放,且有醒目标志 2.临床护理人员对药名相似或外观相似的药品具有识别技能 3.药学部门应定期提供识别技能的培训与警示信息,规范药名与缩写标准 提高用药安全(4) (四)所有处方和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应有严格核对程序 1.有严格核对程序和制度 2.医嘱单有签字,时间准确 提高用药安全(5) (五)在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有查配伍禁忌的途径(专门查询软件/表) 熟练掌握查阅注射液配伍禁忌表的方法 关于使用说明(要记熟): 共分8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