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1资料祥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颅脑损伤 概 述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颅脑损伤发生率3‰,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其死亡率(25%)和致残率高,居第一位。 损伤原因 Injury Factors 最常见的原因是车祸,占50%左右。其次为跌伤、坠落伤、打击伤、挤压伤。好发于15-44岁,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男性为女性的2倍。 道路交通事故人员创伤是特殊类型的损伤。受伤部位发生率较高的是头部和下肢,其次为体表和上肢。重伤的发生率较高,约占创伤的40%,多为多发伤。创伤的性质以挫伤、撕裂伤、辗压伤和闭合性骨折最为多见。 不同受伤人员的伤情特点 1.机动车:司机与前排乘坐人员受伤发生率较后排人员为高,机理是惯性作用,司机较多发生头面部、上肢、其次是胸部、脊柱和股部的损伤;乘客较多发生锁骨和肱骨的损伤。 翻车事故时,乘客可被抛出致摔伤、减速伤、创伤性窒息、砸伤等;发生车辆追尾事故时,乘客可受挥鞭伤,出现颈髓、颅内损伤等;困在车内的乘客经多次抛投、撞击、挤压,造成严重多发伤。 2、摩托车:上半身基本上没有保护,易受伤。在乘客座位上的人员,多数是在撞击时被抛出而致摔伤。摩托车创伤致死者中80%的摩托车驾驶员和90%的摩托车搭乘人员死于头颈部创伤。 3.骑自行车人:自行车速较慢,冲击力不大,创伤多较轻。当机动车与其相撞而发生创伤时,骑自行车人被撞倒,如头部先着地,则造成颅脑伤,其次是上肢和下肢损伤。或继发辗压伤,或在受第二次撞击造成腹部内脏损伤。 4.行人:多是由机动车辆撞伤,小车正面撞击行人,直接碰撞行人的下肢或腰部,行人常被弹至车体上方,碰撞到挡风玻璃、车顶而致伤,继而,摔至地面,可发生头颅或软组织损伤,又可遭受辗压;若侧面撞击,先被抛出,后遭另外车辆辗压。大型车辆撞击,多撞击行人的头部或胸腹部,易造成两手、两膝和头面部损伤。 一、发生机理 直接损伤: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创伤的暴力。加速伤、减速伤、挤压伤。 间接损伤: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颅脑创伤的暴力。传导伤、挥鞭伤、胸部挤压伤。 火器伤:火器和锐器作用下皆可造成开放性颅脑创伤。 挥鞭样损伤 (2)传递性损伤 (3) 胸部挤压伤(创伤性窒息) 外力 直接暴力 间接暴力 (1) 加速性损伤 (2) 减速性损伤 (3) 挤压性损伤 加速性损伤(Injury of acceleration) 运动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所致的颅脑创伤。即运动物体使头部沿打击力的作用方向加速运动,产生撞击伤。创伤部位主要在打击力着力的部位,故称之为“冲击部位伤”或“加速伤”。 减速性损伤(Injury of deceleration) 运动的头部撞击于静止的物体(跌伤)。不仅可发生于头部的着力部位,也可发生在头部着力部位的对侧,因而称之为“对冲部位伤”或“减速伤”。 挤压性损伤(Crush injury) 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的外力同时作用于头部造成的颅脑创伤。如婴儿的产伤,头颅变形引起颅内出血。 挥鞭伤(Whiplash injury) 躯干在外力作用下突然加速运动,头部在惯性作用影响下落后于躯干,可以造成头部过伸、过屈或挥鞭样运动,致使颅颈交界处延髓、脑干等遭受创伤。头部运动落后于躯干所致的脑损伤 传递性损伤 坠落时双足或臀部着地,暴力沿脊柱传导作用于颅底,因颅底惯性向下运动,形成两个方向的作用力对抗,可以引起颅底骨折或脑底部创伤。 胸部挤压伤 胸部挤压伤(又称创伤性窒息):胸内压↑→静脉压↑→脑损伤 二、颅脑损伤的分类 颅脑损伤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脑损伤。三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存在,中心问题是脑损伤。因此既要根据头皮、颅骨、脑三者的各自解剖特点、受伤机理分别分析,也要系统全面的整体理解。 颅脑损伤常与身体其他部分的损伤复合存在,称为多发伤。 (1) 按解剖部位和层次分:头皮、颅骨、脑损伤 (2)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分:闭合性和开放性 (3) 按损伤的先后因果分:原发性(脑震荡、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继发性(血肿、水肿) (4) 按累及范围分:局灶性-脑挫伤、垂体柄损伤、颅神经损伤等;弥漫性轴索损伤、弥漫性脑肿胀 三、颅脑损伤的诊断 (一)病史 (二)一般检查 (三)神经系统检查 (一)病史 1.受伤时间 2.致伤原因 3.受伤后情况 4. 伤前情况(既往病史、饮食史、用药史等) 1.头部检查:着力部位损伤情况,有无头皮挫裂伤、血肿和穿透伤。若可触及条形骨膜下血肿或头皮血肿,考虑颅骨的线性骨折;若为开放性,检查有无脑组织碎屑从伤口膨出。有无脑脊液外漏及出血。 2.全身检查:?确定有无颅脑创伤以外的严重创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有无脉率减慢、血压升高、呼吸变慢等症状。脉压差变大,怀疑颅内压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