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ppt

演讲人:全素 班级:社会学1202班 恩施简介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9°4′48″~109°58′42″,北纬29°50′24″~30°40′00″。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 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首府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人口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时期为古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 恩施现在的图片 夜景 恩施文化 两大民族:土家族(46%) 苗族(6.5%) 其他民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彝族、纳西族、壮族等27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4%。29个民族团结和睦,习俗相互影响,文化相互交融,婚姻相互蒂结,经济互相交流,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组成了一个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族”。 土家族 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 土家吊脚楼 土家女儿会:一年一度的“女儿会”是土家族青年男女互相认识,自由结交的盛会,恩施鹤峰、宣恩相邻山寨的土家族妇女至今都有赶“女儿会”的习惯。每年五月初三,或七月十二,或八月十五赶会一次。这一天妇女结伴赶场赴会,男女青年可以自由结交,对歌言情,所以称“女儿会”。 土家舞蹈 跳丧舞 茅古斯 当然还有很多有趣的舞蹈:八宝铜铃舞 、花鼓子、社粑粑舞。。。。。。 肉连响 摆手舞 恩施名歌: 《龙船调》这首歌名传中外宋祖英功不可没啊,她自己也很喜欢这首歌每次演唱会都会唱这首! 《黄四姐》、《六口茶》、《伙计歌》、《十二月花》、《什么穿一身黑》、《柑子树》等等还有很多。。。。。。。 到恩施旅游去~~~ 恩施大峡谷 土司城 恩施龙鳞宫 梭布垭石林 恩施神农溪 腾龙洞 我最想讲的是利川的。。。 齐岳山跑马场 风能发电 鱼木寨 植物活化石----水杉树 天下第一杉 小河水杉林 还有。。。。 利川大水井明 末古建筑群 清江漂流 吃货们关心的。。。 我还想念高中时的豆皮。。。 最后介绍一下恩施滴 历史。。。。。。 恩施州州域曾多次变动,固定形成于1936年。 春秋为巴子国地;战国为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建平郡、武陵郡;两晋与南北朝宋、齐、梁、北周属建平郡、天门郡、武陵郡、信陵郡、秭归郡、业州军屯郡、清江郡;隋属巴东郡巴东县,清江郡清江县、开夷县、建始县;唐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五代先后为前、后蜀所据;宋属归州巴东县,施州清江县、建始县及辰州、富州、高州、定州等许多小羁糜州;元属归州巴东县、施州建始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电视剧《木府风云》就是写的土司文化),先后置散毛、唐崖、金峒、龙潭、忠建、毛岭、施南等土司;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本区为其所控制;明属夔州建始县、归州巴东县、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南部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设有容美宣慰司,施南、散毛、忠建3个宣抚司,9个安抚司,13个长官司,5个蛮夷长官司;清初沿用明制,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辖区未变,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置施南府,辖恩施县、宣恩县、来凤县、咸丰县、利川县,乾隆元年(1736年),夔州建始县划归施州巴东县、鹤峰州属宜昌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民国四年设荆南道,治所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宣恩、来凤、咸丰、利川6县,民国十五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鹤峰州改县划入施鹤道,民国十七年改设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巴东县划入,州域始为8县之治。民国二十五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辖区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6日恩施县城解放,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置专员公署,仍辖原8县,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造反派夺权,专署陷于瘫痪,3月2日经湖北省军区党委批准,由恩施军分区成立抓革命促生产办公室,5月13日改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废除革命委员会成立恩施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月1日正式成立,全州辖恩施市、巴东、建始、利川、来凤、咸丰、宣恩、鹤峰7县1市。1986年11月14日,利川撤县建市。1993年4月4日,国务院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