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护理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Psychological Basis in Nursing Teaching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 psychology)是教育学与心理学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第二节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Behavioral Views of Learning 一、桑代克的学习理论 (Thorndike’s learning theory) 桑代克根据动物实验提出 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 (The law of readiness) 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包括三种情况: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予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未给予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如学弹钢琴。 2.练习律 (The law of exercise) 练习律由应用律和失用律组成。指刺激-反应联结随练习次数的多少而增强或减弱。 (1)应用律:任何刺激-反应联结,通过应用或练习则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练习的间隔越接近,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力越强。 (2)失用律:如果某一刺激-反应联结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不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或消失。 3.效果律 (The law of effect) 效果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受反应结果的影响。如反应导致满意的结果,联结可加强;如反应导致烦恼的结果,联结可减弱。 二、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这个实验导致如下一系列的后果: 1 巨响(非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非条件反射)。 2 白鼠(中性刺激)与巨响(非条件刺激)同时出现,引起恐惧(非条件反射)。 3 白鼠(条件刺激)出现,引起恐惧(条件反射)。在这里,学习发生了。 生活中的心理学—条件反射的形成 明朝有位徐文长,他的叔叔每次来到他家里,都会指责他行为放荡不羁,多次后,他心里非常不舒服。一天他溜到屋后,对着叔叔骑来的驴子作一个揖,然后重重地鞭打它一顿,如此连续几次,驴子一见作揖,就惊起来。 待他叔叔临走,骑上驴子,徐文长很恭敬地对他叔叔深深一揖,那只驴以为又要挨打,忽然暴跳起来,把叔叔摔了下来,跌得鼻青眼肿,却不知道被侄儿戏弄了一遭。 思考一下:驴子是怎样对作揖形成条件反射的?再看看上边这幅图,你能看出与本节学习内容的关系吗? 华生 (J. B. Watson) “请给我十几个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放在我自己的特殊世界中教养,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婴儿中,我随便拿一个来,都可以训练其成为任何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能够任意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领袖,或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S-R公式) 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习理论 鸽子啄亮窗试验 (一)操作条件作用与学习行为 有机体的行为可分为两类: 1 应答性行为: 是由刺激引发的,是有机体被动的对环境作出反应 2 操作性行为: 是自发产生的,是有机体主动作用于环境。 (二)强化理论 1.强化原则:由正性或负性强化物的安排使个体行为改变的过程 (1)正性强化 (2)负性强化 (3)惩罚 (4)强化消退 强化与惩罚的区别如下: Case 1 张宁带着成绩单回家,悄悄地走进房间。妈妈知道了情况,耐心等到张宁独处时才对张宁说:“孩子,你的成绩单不要妈妈签名吗?”张宁这才慢吞吞地把成绩单拿出来。妈妈看一看,签完名,然后说:“妈妈很高兴你喜欢这些科目(中等成绩),这些科目很有趣吧!”张宁很难过地说:“有的同学每科都是90多分,我却几科不及格。”“你是否也和成绩优秀的同学一样全优,这并不重要,有一天你领悟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发现自己比现在进步多了,那才是重要的。” 表2 班级不良行为而给予正强化的例子 2.强化程序 指采用强化原理,在提供强化物的时间上做各种不同的安排,从而观察不同强化与个体正确反应率之间的关系。 强化分类: ①按强化物提供时间不同,可分为立即强化和延迟强化,研究发现前者优于后果。 ②按提供强化物的频率不同,可分持续性强化及间断性强化。间断性强化优于持续强化 间断性强化 (1)固定间隔强化 (2)变化间隔强化 (3)固定比率强化 (4)变化比率强化 (三)塑造与行为矫正 1.塑造 是用分解动作的方式,逐步练习,最后将多个反应连贯在一起形成复杂行为的方法,即新行为的塑造。 2.行为矫正 指使个体在某种情景下的不适当行为或不良习惯,经过操作条件作用中的强化或削弱原理得以消失,使个体获得健康的生活。 三、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评论 行为主义理论的优点 行为主义理论的缺点 四、行为主义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