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眼CT在体检科室的应用价值 眼科体检客户的特点 亚健康人群。 无眼病或仅有微小病灶和早期症状者。 眼底视网膜结构精细,眼CT 5微米分辨率可分辨视网膜10层结构 眼科体检最可怕的结果 遗漏微小病灶。 下次体检时客户的病情已经发展,并且难以治疗 眼底病的两点重要特征 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 常被误认为视疲劳,患者往往不够重视 尤其是老年人,常被误认为是老花眼 病情进展不可逆,晚期很难治愈。 大多数眼底病,现有的治疗手段均很难治疗。 治疗费用高、风险大,并且需要长期、反复治疗。 眼CT特别适宜针对以下体检人群 中老年群体 糖尿病患者 病理性近视患者(近视度数高于600度) 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有眼科疾病家族史(尤其青光眼)的群体 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8者 近期不明原因视力下降者 。。。。。。 在欧美,眼CT检查已列为常规体检项目 国内外类似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热门 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 ( HealthRiskFactors)进行全面管理,是体检中心的核心职责 由此引申出对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是体检中心义不容辞的责任 眼CT在国内是新事物,相关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有实力的健康管理机构应有敢于为天下先的气魄,领先开展相关的研究,确立在国内眼科体检行业中的学术地位 武汉中南医院体检科使用眼CT的情况 眼CT和常规眼科体检项目的比较可以看出 眼CT大大提高了体检科室眼底病的阳性诊出率 重庆新桥医院体检科使用眼CT的情况 眼CT的优势及基本原理 非接触设计---检查舒适、无病菌传播隐患 无需散瞳---客户不接受任何药物或注射物,无药物过敏等隐患 采用近红外光---安全无辐射 眼CT原理 眼CT是由低相干光源,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和光电探测系统组成。 眼CT成像图示 眼CT原理 与临床常规CT( Computer Tomography ) 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区别 眼CT—840nm波长光源:无电磁辐射危害 普通临床CT—X射线:电磁辐射危害 * * * * 目录 眼CT的优势及基本原理 眼CT的临床意义 眼CT的学术价值 现今为止唯一能在活体下观察视网膜十层结构的影像学设备 (早期轻微症状) (进展症状) 玻璃体后脱离 玻璃体黄斑牵拉 (严重症状) 牵拉性网脱 (严重症状) 黄斑裂孔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眼底病的诊疗意义重大 现代人普遍用眼过度,眼底病发病率不断升高 眼科流行病学调查,四大主要致盲疾病依次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难治!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难治! 青光眼--晚期无法治疗! 老年性白内障--白内障手术 前三种均属于眼底病。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均难以治疗 导致视力问题的常见疾病: 玻璃体后脱离、病理性近视、中浆、中渗 人群患病比例高、隐患大。可诱发其他更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 各种眼底病(糖网、AMD、青光眼、病理性近视等)发病率不断攀升,早期眼底筛查成为必备手段 眼底像平面观察会遗漏重要信息 作为眼部断层成像检查,眼CTTM对眼底病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变得越来越重要,且逐渐成为某些眼底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顺应趋势,引领潮流 眼底病流行病学调查和诊疗方法的探索是近几年来的学术热点 对亚洲人种40-79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AMD发病率为6.8%+-2.2%(95%Cl),晚期AMD发病率为0.56%+-0.26%(95%Cl)。 结果:用自动视野检查仪与OCT两种方法检查青光眼,敏感性分别为84.37%和95.75%。特别是对于早期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OCT的敏感性更高 结论: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损失和变薄早于视野损失。视野合并OCT检查,可以客观的获得定性和定量的青光眼损伤评估。 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人群对比正常人群,眼CT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我们认为,眼CT检查在特定人群的健康体检中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早期发现视网膜、视乳头及黄斑的病变,为常规眼科检查提供很好的补充。 单考虑血糖,其他体检指标均正常 糖化血红蛋白6.0 糖化血红蛋白7.0 眼CT检查呈阳性 16/143 5/13 单考虑血脂,其他体检指标均正常 TC、 TG、 HDL-C、 LDL-C正常 高血脂 眼CT检查呈阳性 13/83 44/104 单考虑血压,其他体检指标均正常 血压正常 高血压 视网膜中央动脉硬化 5/79 21/119 使用状况及趋势 2007年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眼CTTM检查数量达37000例/天 使用率极高 在我国眼CTTM如果作为常规检查,数量将更为惊人 Hot technologies for 2007: OCT: Imaging of the future. 目录 眼CT的优势及基本原理 眼CT的临床意义 眼CT的学术价值 系统框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