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子车牌识别系统设计(一) ——RFID标签读写操作 与特性测试 课 程 目 标 RFID标签读写操作与特性测试 RFID标签的频谱特性 RFID标签封装基材与贴标材料特性 RFID标签天线特性 项目开发——电子车牌识别系统 系统需求分析: 1. 自动识别车辆的车牌号码,识别率不低于99.5%; 2. 识读距离2-8米; 3. 汽车行驶状态下能够可靠识别车牌信息; 4.车辆标签安全可靠,防拆、防伪造、防水、防污损; 5.车辆标签使用寿命与汽车使用寿命等效(10年),并在使用寿命期内完全免维护; 6.完全符合汽车车内装置的使用标准和安全标准; 7. 符合国际范围内的主流标准 什么是RFID? 射频识别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 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电子标签中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物体或获取物品信息的目的。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读取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相关处理。 RFID技术与条码的比较 注: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RFID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例如TI的13.56MHz系统每秒钟能处理大约50张标签。 RFID工作原理(一) 电感耦合 变压器模型 典型工作距离10-20cm 典型工作频率125KHz、13.56MHz RFID工作原理(二) 电磁反向散射耦合 雷达原理 典型工作距离3-10m 典型工作频率 433M\915M\2.4G\5.8G RFID的标准——ISO/IEC ISO 11784和11785:动物识别 ISO 14443 (Proximity cards) 、ISO 15693(Vicinity cards)、ISO 10536(Close coupled cards):非接触智能卡 ISO 10374:集装箱识别 ISO 18000:整合了一些现有RFID厂商的产品规格和EAN-UCC所提出的标签架构要求而订出的一系列规范,可用于物流供应链 RFID for Item Management Air Interface (ISO 18000) ISO/IEC 18000-1 - Generic parameters - Air interface ISO/IEC 18000-2 -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below 135 kHz ISO/IEC 18000-3 -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at 13.56 MHz includes Mode 1 (15693) and Mode 2 (PJM) draft includes Mode 3 (13,56 physical - Gen 2 logical) ISO/IEC 18000-4 -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at 2.45 GHz ISO/IEC 18000-6 - Parameters for air interface at 860-960 MHz includes Type A and Type B (INCITS 256) includes Type C (EPCglobal Gen2) draft includes battery-assist (PowerPaper and Intelleflex) new proposed revision for TOTAL ISO/IEC 18000-7 - Parameters for active air interface at 433.92 MHz NP 18000-8 - Parameters for long range/high performance active air interface at 860-960 MHz RFID的标准——EPCGlobal EPCGlobal:空中接口协议标准(数据采集即读写器与标签之间进行通信的方式)+物品编码规则和数据采集后处理。 可视化供应链管理:RFID标签贴在物品上,其中储存的EPC代码,可以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以实现对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化管理。 RFID技术典型应用 分类 领域 主要业务 适用技术 物流/ 流通 制造业 附着在部件,TQM及部件传送 915MHz 物流、仓储管理 附着在托盘,集装箱,降低费用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检测技术的基础知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2章温度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4章物位及厚度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5章流量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6章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7章成分与含量的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8章光电检测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9章自动检测系统及其组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第10章检测装置的补偿及抗干扰技术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高教(3版)课件.ppt
- 电子车牌识别系统设计(二) 智能卡与RFID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