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地标之湖北随州.ppt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找地标之湖北随州.ppt

寻找地标 之 湖北随州 电气1003 宋威 0121011350302 简介 随州市是炎帝故里,位于湖北省北部,2000年成立地级市。辖一区一县级市。市郊的曾侯乙墓曾经出土巨大编钟,为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古称隋县、隋州。   1983年8月19日,撤消随县,设立随州市(县级)。1988年10月11日,撤消应山县,设立广水市(县级)。1994年,改襄樊代管的随州市为省直辖市(县级)。2000年6月25日,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并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   曾都区   为随州市政府驻地。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全区面积6989平方公里。   广水市   县级市,为随州市代管。全市面积2641平方公里。   随州市总人口为257万(2002年),曾都区166万,广水市91万。   随州是中华民族传说的古贤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隋文帝杨坚不满20岁即做随州刺史。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即以曾经受封地随州为朝代名称。因忌讳“随”有“随从”之意,“辶”的含义也不吉利,于是改“随”为“隋”。 名城随州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保护 (—)、保护单位及保护类型 (二)、主要文物古迹及特色 保护单位及保护类型 ? 随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经文物部门普查,共详查文物点787处,其中古墓葬(群)135处、古遗址162处、古石刻304处、古建筑152处,近、现代革命遗址9处。经上级主管部门核查现已公布全市文物保护单位175处,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7处、市级165处,以上保护单位中古建筑19处、古石刻14处、古文化遗址62处、古墓葬(群)46处、革命纪念地遗址8处、其中分布在城区文保单位国家级1处、省级1处、市级8处。(详见文物古迹保护单位一览表) ? ? 随州不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亦为奇特。经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共详查风景名胜点9处,经上级部门审定,现已批准风景名胜区5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市级4处 主要文物古迹及特色 随州文化古老,从夏商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建制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各种自然的、人丈的、政治的、经济的因素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城市形态特色 奇异独特的城市形态 (1)??一市三都连成一线。 ? 随州幅员辽阔,在市域范围内,古有三个诸候国国都,即遗(曾)都、厉都,唐都,三都沿随枣走廊,从东偏南到西偏北,连成一线。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三都”分别在现随州市城区、厉山镇镇区、唐县镇镇区及附近地区。如今三都已毁,但“三都”的地下埋藏着难以估量的珍贵文物和文化遗产,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这在当今一个城市中曾有三个古代国都,实为少见。 (2)??随州古城,形似琵琶。 ??随州现有古城,即汉东故国旧址,实属明清建筑遗存,至今仍保留完整的护城河及三段残存城墙,古城格局清晰可见,随州明清古城,设有内、外二城;即:青城、土城。城高三丈,周十里,设有十三个城门,青城有东门、西门、大南门、小南门和北门,各门有楼;土城有近圣门、龙会门、聚奎门、阳和门、汉东门、顺德门、玉波门、霖雨门。其中:汉东门建有一楼,高三层,曰:“汉东大郡”为历代名儒显宦,文人墨客登眺吟咏之所,城外设护城河二道,深丈余,建闸五处导水入城,注入大小通津河,使整个城区清水环绕,景色如画。在城市格局上,改我国古城“构图方正,轴线分明”的布局形式,??而是巧借城南随城山和派、浈二水,面山临河筑城,??运用上园下椭的对称布局形式,构成了我国少有的形似琵琶的古城布局特色。 古城环境,自然优美 随州山川秀丽、景色宜人、山水相映、曲水回萦。城区东、西、南三面环山,连岗叠翠,激、浈二水穿城而过,潺潺流长,随州城区限定于三山二水河谷平地之间,清澈的河湖水面,繁华的古都新市,葱绿的诸山环抱,组成三层不同空间层次,形成了“三山合围、二水入城”的山水形胜自然环境特色。 文物古迹,类型较多 炎帝神衣诞生地一—神农故里 炎帝神农是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之一,他和黄帝轩辕氏一起被海内外炎黄子孙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五千多年前,由他开创了新石器时代的原始农业“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兴贸易、制历时”开创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先河,特别是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坚韧不拔、忘我献身的精神,延续至今,已成为随州人的民风民性,成为凝集海内外炎黄子孙“励精图治,振兴中华”的无形力量和象征。神农故里更成为不分国籍,不论信仰,所有华人广泛接触,友好交往的圣地。至今神农故里尚存神衣洞和明代碑刻。 古墓葬 随州地下文物丰富,是其主体特色之一,古墓葬则成为蓄存历代历史珍品的博物馆,在全市已发掘的古墓葬中,地处城西的擂鼓墩曾候乙墓当属之最。 ? ?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