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讲解.doc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矿(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1.1 矿(井)田概况 1.1.1交通位置 小纪汗井田位于国家规划的“陕北侏罗纪煤田榆横矿区”(北区)的东北部,地处榆林市城西12km,行政区划隶属于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芹河乡和岔河乡管辖。地理坐标为: 东经109°25′25.72″~109°41′35.47″ 北纬38°22′17.99″~38°30′06.15″ 本井田交通便利。神(木)~延(安)铁路、210国道及榆(林)~神(木)~府(谷)二级公路均从井田东侧通过,包(头)~茂(名)高速公路从井田东南侧通过,榆(林)~乌(审旗)公路从井田中部通过,各大村镇之间均有简易公路通连,对外交通和内部运输条件均较便利。 井田东距榆林市约km,0%以上,其中新月形沙丘和链状沙丘遍布,滩地较少。井田地形较平坦,地势总体是西高东低,最高点位于井田西部(第18勘查线),高程+1257.4m,最低点位于井田东部东上刀子湾村榆溪河道内,高程+1108.90m,最大相对高差148.5m。 1.1.3气象及水文情况 本井田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春季风沙频繁,夏季酷热,秋季多雨,冬季长而严寒。根据榆林气象站1984~2002年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为±8℃,最高气温36.7℃(7月),最低气温-29.7℃(12月),日温差达15~20℃。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解冻,无霜期约150~180天。四季多风,尤以冬季至春末夏初更甚,风向多为东南,最大风速18.7m/s,最大风力达8级以上。年平均降水量279~541mm,较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的30%,年平均蒸发量1720~2085mm。 井田内水系不发育,除东部的榆溪河外,仅东北角有自西北向东南流向的白河。由于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日降水量最高65.5mm),河水流量变化较大,雨季常猛涨成灾。 图1-1-1 井田交通位置图 1.1.4 矿区概况 据省地震局资料记载,榆林地区在1448年9月30日和1472年8月发生过两次5级地震,此后近200年再未发生过较强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榆林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1、地区经济简况 榆横矿区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榆阳区和横山县境内,受自然地理环境、交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该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能源基地西移、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本区经济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榆林市已发现八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20多种已探明储量煤炭预测储量2714亿,探明储量1460亿,为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探明储量3184亿石油预测储量56亿,探明储量1.9亿湖盐预测储量9000万,探明储量3292万岩盐探明储量854.55亿,远景储量6万亿,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60以上。此外,还有高岭土、铝土矿、石灰岩、石英砂等矿产资源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为草、羊、果、薯,盛产小米、薯类、杂豆、油料、红枣、羊绒等,榆林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小杂粮主产区。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为煤炭、油气、电力、化工,地方传统工业名优产品毛线、毛毯、地毯、皮革、羊毛防寒服2006年,榆林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7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99.84亿元增长24.1%;第三产业增加值92.73亿元,增长10.6%人均生产总值已接近万元超过一千美元大关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84亿元,比上年增长55.4%。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30.2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16亿元增长33.98%。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0元,较上年增加387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803元,较上年增加151元,增长9.14%区11县,222个乡镇,5625个行政村市政府所在地榆林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总人口33万其中城镇人口50.5万人,占15%,农业人口286.5万,占85%全市总土地面积43578人均国土面积19.4亩全市共有25个民族,除汉族外,还有24个少数民族,共1984人其中回族人数最多,有1189人榆林历史上九边重镇之一明长城东起府谷,西至定边,沿途城堡林立,规模宏大为明成化十年延绥镇巡抚都御史余子俊率领将士4万人历时3月筑成墙身都用夯土和城砖砌成,内填灰浆、泥土、石块。榆林境内明长城全线断续相连,墩台寨城连缀其上地面残存墙体高15m,墩台、烽火台一般高414m,墩台、障城、寨城等大部分保存较好遭受人为破坏相对较少地下水遭受污染程度较小水环境质量好类其中含煤面积约2700km2y)、直罗组(J2z)、安定组(J2a),白垩系下统洛河组(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