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你不可不知的 50 Mathematical Ideas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50个数学知识 [英] Tony Crilly 著 王悦 译 [中] Klove Won 编 王艾 编 Standing on Shoulders of Giants ☆ 数学真正的进步要归功于平凡的“大众”所积累下的工作! 斐波那契 婆罗摩笈多 巴比伦人 毕达哥拉斯学派 阿基米德 卡尔·弗伦德里希·高斯 伦纳德·欧拉 林德曼 兰伯特 雅各布·伯努利 德扎格 欧几里得 康托尔 阿甘特 哈密顿 哥德巴赫 陈景润 柯西 费马 拉格朗日 帕斯卡 莱布尼茨 牛顿 傅里叶 黎曼 哈代 柯克曼 1.零: 不存在也是一种存在 公元前700年 公元628年 公元830年 公元1100年 公元1202年 巴比伦人在他们的数字系统中使用零作为占位符。 75和705 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将零作为一个“数字”对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占位符,并建立一套使用规则,制定了零与其他数字之间的运算法则。 1.正数和零相加仍为正数;2.零和零相加仍得零。3.零被正数或负数除,结果仍为零,或者可以表示为零为分子,有限的数为分母的分数。 摩诃毗罗设想零和其他数字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7+0=7, 7×0=7, 7-0=7, 0-7=-70/7=0, 7/0=?(∞), 0/0=? (任何数字) 巴斯卡拉在代数中将零用作一个符号,并尝试它是如何运算的。 列奥纳多·斐波那契在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1,2,3,4,5,6,7,8,9)中加入了一个额外的0,但是认为它和其他数字的地位并不等同。 零的用途: 0度经线、0℃、0能量、0重力、零时(发动进攻的时刻)、零容忍等。 虚无缥缈,推动进步的发动机。 十六进制: (0,1,2,3,4,5,6,7,8,9,A,B,C,D,E,F ) 385=1×256+8×16+1×1=1×162+8×161+1×160=181 394=1×256+8×16+A×1=1×162+8×161+A×160=18A ABC=A×162+B×161+C×160=2560+176+12=2748 二进制: 用0和1表示所有的数字 385=1×256+1×128+0×64+0×32+0×16+0×8+0×4+0×2+1×1 =1×28+1×27+0×26+0×25+0×24+0×23+0×22+0×21+1×20 =110000001 十进制: (0,1,2,3,4,5,6,7,8,9) 385=3×100+8×10+5×1 =3×102+8×101+5×100 罗马数字系统: “在前及以后”方法 基本符号:个,十,百,千 (Ⅰ,Ⅹ,C,M)和 半分数(V,L,D)。 60进制: 4000年前美苏尔人和巴比伦人 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 圆周角度=360° 埃及分数系统: 3300年前象形符号系统 5/7=1/2+1/7+1/14 =1/3+1/4+1/8+1/168 2.数字系统: 数学文化传承的载体 公元前30000年 公元前2000年 公元600年 公元1600年 旧石器时代的欧洲人在骨头上刻下数字记号。 巴比伦人用符号表示数字。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十进制表示法起源于印度。 印度-阿拉伯数字系统1,2, 3,…,9及0得到广泛传播。 十进制系统的符号拥有了我们今天可以辨识的形式。 八进制: (0,1,2,3,4,5,6,7) 385=6×64+1×8+2×1 =6×82+1×81+2×80 =612 一种处理“多少”的方法 公元1200年 公元前1800年 公元前1650年 公元100年 公元1202年 公元1585年 公元1700年 3.分数: 数上有数,人上有人 2/3 1/3 分子 分母 巴比伦文化中出现分数 埃及人使用了单分数 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分数计算系统 比萨的斐波那契普及了分数的横线表示法 三等分蛋糕 西蒙·斯蒂文建立了一套十进制分数理论 分数线“—”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如:a/b) ·分数的加法和乘法·分数转化为小数·埃及分数: 莱茵德纸草书 单分数,特权分数 埃及展开法: 5/7=1/3+1/4+1/8+1/168 或 =1/2+1/7+1/14 公元前1750年 公元前525年 公元前300年 公元630年 公元1550年 公元1872年 4.平方和平方根: 通往无理数之路
文档评论(0)